通知决定,降低后的门站价格作为基准门站价格,供需双方可在上浮20%、下浮不限的范围内协商确定具体门站价格。方案实施时门站价格暂不上浮,自2016年11月20日起允许上浮。
11月18日16:30国家发改委宣布,决定自2015年11月20日起,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每千立方米降低700元(每立方米降低0.7元),同时进一步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程度。
通知决定,降低后的门站价格作为基准门站价格,供需双方可在上浮20%、下浮不限的范围内协商确定具体门站价格。方案实施时门站价格暂不上浮,自2016年11月20日起允许上浮。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国际国内天然气市场供求格局和价格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能源价格持续下行,为进一步深化天然气价格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天然气供需总体宽松,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竞争加剧。三是近年来国内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价格逐步实现由市场形成,特别是今年上半年直供用户用气价格放开后,市场运行平稳,为深化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实践基础。
为此,国家决定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较大幅度降低非居民用气价格,并进一步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
非居民用天然气价终于降了
此次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下调其实早在意料之中。
“其实天然气价格应该大幅降价”,一位跨国公司天然气专家对记者坦言,目前国际天然气价格很低,但是因为一些中国企业的历史原因,导致中国价格没有与国际价格趋同,现在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终于下调了。
据他介绍,今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暴跌,从近100美元/桶跌至上周的40美元/桶左右,与之相关的国际气价也大幅下跌,卡塔尔远东气价从最高的1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跌至目前的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但是国内的价格还在2013年的高点上,“因此国家非居民天然气增长大幅下降,增幅从最高的20%跌至今年的个位数”。
此前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国际部主任冯颖表示,2013年城市燃气消费量达到1108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占比分别为80%、5%和15%。其中天然气发展迅速,成为城镇燃气的主要起源之一,年均复合增长达到20%。
然而今年1至9月,中国天然气只有2.5%的增幅。
前述跨国公司天然气专家认为,目前天然气增幅大幅下降,是因为此前中国天然气价格比较高造成的,“有更低的煤炭、成品油销售,消费者当然不愿意使用高价天然气”。
对于国内天然气的高价,中石油和中石化等央企也知道,但是从2006年起,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都大幅高价进口天然气,而且是与外方签订长期合同,目前,这些天然气合同仍在执行,因此他们不愿意向低价天然气屈服。
此前国家能源局副司长杨雷坦言,天然气价格改革才是最正确的,不能因为有些企业的历史包袱,靠高价弥补自己的亏损。
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最终下调了。
前述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表示,此次降价,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对减轻下游用气行业负担、促进经济增长将起到重要作用。按政府管理价格的非居民用气600多亿立方米测算,每年将直接减轻下游工业、发电、集中供热、出租车,以及商业、服务业等用气行业企业负担430亿元以上。如果考虑到对市场化定价的天然气的影响,则占国内消费总量80%左右的非居民用气价格都有望降低。此外,气价的降低,也有利于天然气清洁能源推广利用,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
全球天然气供大于求
前述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表示,此次将非居民用气由目前实行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改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降低后的门站价格作为基准门站价格,供需双方可以基准门站价格为基础,在下浮不限、上浮20%的范围内协商确定具体门站价格。这意味着进一步放松价格管制,增加价格弹性,留给供需双方更多自主协商价格的空间,进而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公平竞争。这是杨雷等国家发改委官员希望看到的。
今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推动建设了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4个多月来,交易中心试运行情况良好,市场给予高度关注。这次改革,明确要求非居民用气加快进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由供需双方在价格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公开交易形成具体价格,力争用2-3年时间全面实现非居民用气的公开透明交易。
“天然气市场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尽早形成公允的天然气市场价格,为全面放开天然气价格创造条件,也有利于国内天然气市场深度融入全球市场,提高国际影响力”,他说。
他透露,下一步除会千方百计保障市场供应之外,还要求各地及时疏导非居民用气销售价格,释放降价红利,并鼓励各地根据当地实际,在完善监管规则的基础上,先行先试放开非居民用气销售价格。未来还将根据国内外能源价格变化情况,择机逐步理顺居民用气价格。
其实,中国对国际天然气价格有一个判断,“由于全球天然气需求疲软,未来5年LNG市场都将处于过剩状态”,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天然气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王海博说。
他认为,2014年全球LNG贸易量约为2.41亿吨,有19个LNG出口国(地区)和29个LNG进口国(地区)。全球LNG进口和消费以亚太地区为主,市场份额超过70%。当前五大LNG进口国(地区)均来自亚洲:日本、韩国、中国、印度和中国台湾。但是供应远大于需求。
在美国墨西哥湾、澳大利亚、非洲东部、俄罗斯,各大出口商竞相建造LNG出口终端,导致天然气供应量大大增加。据国际燃气联盟的报告,2014年年底,全球天然气液化能力达3.01亿吨/年,并且仍有1.28亿吨/年正在建设中,这意味着全球LNG出口能力将在未来几年提高40%以上。
“因此国内天然气价格应该大幅降价,只有这样,中国天然气市场才能有希望”,前述跨国公司天然气专家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