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甲醇汽车试点开展3年来,整体运行平稳正常,经济性、环保性、安全性、可靠性等均符合要求,但技术研发、政策扶持、标准规范等方面的不足和缺失成为试点工作提速扩围的拦路虎。这是中国化工报记者从10月9日于陕西宝鸡召开的全国甲醇汽车试点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的。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巡视员李力介绍,山西、上海、陕西、贵州、甘肃等5个省市的10个城市甲醇汽车试点以来,累计投入试点甲醇汽车628辆,甲醇汽车生产企业和甲醇汽车产品持续增加。截至目前工信部已发了11批次20款的甲醇汽车产品公告,包括甲醇轿车、甲醇客车、甲醇多用途乘用车等,其中6款甲醇汽车在试点期间投入运行;甲醇汽车试点数据采集及相关检测有序进行,共收到试点技术数据9189份;车用甲醇燃料及加注站等相关规范标准编制加快推进。
山西省晋中市是甲醇汽车试点最早开始、数据采集最多的试点城市。山西省经信委节能处处长张占祥说,试点期间,从车辆检测报告、数据采集及运行整体情况看,甲醇汽车的经济性、环保性、安全性、可靠性等均符合要求,整体运行平稳正常。
陕西目前已有宝鸡、西安、榆林、汉中4个城市纳入甲醇汽车试点,是全国试点城市最多的省份。陕西省工信厅总工程师兰建文说,通过对已运行甲醇汽车整车和发动机性能、排放状况进行试验,结果良好。经济性上,甲醇微型车百千米比燃用汽油节省15元左右,甲醇、柴油双燃料载重车百千米比燃用柴油省24元左右,甲醇出租车百千米比燃用汽油省14元左右,与天然气出租车基本持平;环保性上,甲醇汽车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排放达到超低水平,怠速状态甲醛排放仅为0.25毫克/立方米左右,PM2.5也有较大幅度下降;安全性上,经体检没有发现对涉醇人员有影响。
尽管甲醇汽车试点取得显著成效,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甲醇汽车技术型故障较多、数据采集及检测滞后、甲醇燃料定位模糊、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加注站建设数量少、相关标准缺失不规范等。
“甲醇汽车试点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在技术、政策、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采取综合的配套措施加以解决。”在谈到试点下一步工作时李力表示,要围绕问题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加大甲醇汽车技术研发和产品公告力度;做好数据采集、检测和传输工作,用全面、真实、客观的数据作为试点依据。
专家观点
推广需内外合力
甲醇汽车试点专家组组长、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2014年11月,山西省首次将甲醇汽车和燃气汽车纳入到新能源汽车范围之内,出台了优惠政策。比如对甲醇汽车进行补贴;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底,对标注的燃气重卡和甲醇重卡汽车,在山西省境内减半征收高速公路通行费;布局建设甲醇加注站和燃气加气站,优先在现有加油站布局甲醇加注设施。建议在全国推广复制山西的做法和经验,加快甲醇汽车推广速度。
中国石化联合会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专委会秘书长马良:在甲醇替代燃料中,高比例的甲醇汽油和纯甲醇燃料经济性更好,适应性更强。从长远看,甲醇汽车是发展方向。发展的快慢好坏主要取决于国家的产业政策,能否使其尽快商业化。另外,目前还没有甲醇汽车标准,用户和应用数量受到限制。
陕西省工信厅总工程师兰建文:数据采集及检测是甲醇汽车试点成败的关键。虽然甲醇燃料经济性、环保性均优于汽油,但成本要盯住天然气,提高竞争力。加注站建设标准缺失,需要做好顶层设计。甲醇汽车试点需要较大投入,建议工信部参照天然气出租车的补贴办法,为试点期间的甲醇出租车给予燃油补贴,以减轻运营成本,促进试点顺利进行。
山西省经信委节能处处长张占祥:希望工信部协调相关部委在资金补贴、税收政策、交通管理、燃料标准、加注站建设等方面为甲醇汽车产业化推广创造良好条件;工信部门把甲醇加注站纳入管理职能,统筹规划;对甲醇汽油免征消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