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发展,新疆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棉花种植基地,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产量和调出量连续多年都是全国第一。
然而,新疆的棉花资源优势并没有明显转化为经济优势,工业技术落后、产业链不完整已成为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做大做强的瓶颈,要想实现百万人就业目标,建立起完整的上下游产业体系无法回避。
近年,随着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和东部纺织向西部转移,以阿克苏和库尔勒纺织工业城为代表的南疆纺织服装产业,拉开了通过技术引进和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纺织产业从低端向高端、从上游向下游转型的序幕。“作为国内纺织龙头企业,富丽达愿意通过企业影响力,积极推动库尔勒纺织城建立棉花加工、纺织、印染、织造、服装加工和配套的物流等一系列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让更多利润留在新疆,带动更多人就业和致富。”7月19日,新疆富丽达纤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志平说。
新疆富丽达纤维有限公司2007年在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现代化粘胶纤维生产企业,母公司浙江富丽达是我国粘胶纤维生产的行业老大,产业涉及制造、印染等多个行业,具有产业链覆盖面广、生产技术先进的特点。
2013年,巴州提出打造库尔勒纺织城,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设纱锭1000万锭,当年,新疆富丽达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金丰纺织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巴州金富特种纱业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35亿元,实现年产纱15万吨,用于针织、机织和家纺产品,并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气流纺生产基地。
巴州金富特种纱业有限公司纺纱所用的原料粘胶纤维全部来自于新疆富丽达纤维有限公司,在巴州首次实现了原料当地生产,并二次加工成纱锭的上下产业链,事实上,新疆富丽达纤维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粘胶纤维原料也都来自于南疆当地的棉花原料,这样,形成了从本地棉花种植到加工再到粘胶纤维再到纺纱的一个产业链。
“这个产业链以前在南疆并不完整,技术水平也非常落后,因此新疆的棉花大多是外运到江浙等地再进行下一步生产,新疆只是作为原料地,产业基本处于初级水平。”邓志平说。
目前,由巴州金富特种纱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纱锭每月仍需要通过物流公司拉到广州等地的下游生产企业,其中与巴州目前还未建立印染、织造、服装等下游产业有很大关系。
不过,《库尔勒纺织服装城十年产业发展规划》已将延伸产业链提上日程,库尔勒纺织城将建设纺纱、服装生产、粘胶纤维、涤纶、印染、织造、针织、经编、家纺、非织造布、纺织机械设备以及辅料等行业相配套产业,同时带动商贸、旅游、存储、物流等相关第三产业,最终在库尔勒纺织城形成产业链条完整,上下游关联度高,依靠市场拉动,产品创新为一体的纺织服装产业。
“产业链的建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建立,如果一古脑地将各种生产链条企业同时建立起来,而不是通过内部市场供需来驱动,反而会造成产业链间的脱节,最终不利于产业链的形成。”邓志平说,富丽达本身有较为完善的纺织产业链,但并没有急于建厂,而是先在粘胶纤维原料生产和纺纱上打下基础,当粘胶纤维产量和市场供需达到需要在本地建立纺纱企业时,新的产业链就自然形成。
“从目前企业粘胶纤维和纱锭的供应看,市场供不应求,发展下一步产业链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富丽达将再新增纺纱项目,将产业链逐步往织布、印染、成衣等下游产业延伸,加快东部先进的纺织产业向西部的转移,目前已有内地多家纺织企业主动与富丽达对接。通过强强联合,加快资源整合,把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成全疆最大、全国影响力最广的高品质纺织生产基地和南疆最大的纺织物流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为实现全疆纺织业百万人就业的目标而努力。”邓志平说。
记者从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了解到,管委会还在积极促进雅戈尔、杉杉等知名纺织企业的落户,进一步拉动当地的纺织服装业向下游、向高端延伸。
同样,在阿克苏纺织工业城的打造上,当地已入驻纺织企业23家,随着华孚、雅戈尔、永翔、联发、巨鹰等一批棉纺企业项目的建成投产,阿克苏纺织企业将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上下游产业链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同时,对织布、印染、制衣、纺机设备、数码印花、服装、地毯等项目进行招商,积极推进涤纶、氨纶、锦纶等化纤项目,为织布项目就地提供原料保障。力争到2015年底实现500万锭纺织规模的目标。
从南疆两个纺织城的发展来看,南疆纺织服装产业正逐渐从原料供给向就地“消化”转变,产业链通过一步步升级,提炼出的“利润也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