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塑料 >> 行业动态 >> 正文
PVC树脂质量对加工制品性能的影响
2014-5-15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PVC树脂  加工制品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 ,塑料型材特别是PVC塑料管材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得到了越来越多百姓的认可和好评。PVC树脂的质量对于加工制品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介绍下PVC树脂产品质量的控制指标有:

  1、粘数

  粘数是反映树脂平均分子量的大小, 是确定树脂型号的主要特征。 粘数不同, 树脂性能不同,用途也不同。 随着PVC树脂聚合度的增加, 拉伸强度、 冲击强度、 断裂强度、 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提高,屈服强度降低。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聚氯乙烯树脂聚合度的增加,树脂的基本性能变好 , 而加工性能和流变行为变差。由此可见PVC树脂的分子量分布对塑料加工及制品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2、杂质粒子数 ( 黑黄点 )

  杂质粒子是PVC树脂重要指标之一。影响该指标的主要因素一是聚合釜涂壁残余物冲洗不干净和原料带在杂质, 二是机械磨损混人杂质以及操作不当带入杂质; 在塑料加工过程中,如果杂质粒子偏多, 会给生产、 制品性能及消耗带来不利影响。 比如在型材加工成型中, 杂质粒子多 , 会在型材表面出现斑点, 严重影响外观质量 ,另外 , 由于杂质粒子不塑化或虽然塑化但强度低,降低制品的机械力学性能。

  3、挥发物 ( 包括水 )

  该指标是反映树脂在一定的温度下受热后重量的损失。 挥发物含量太低 , 易产生静电, 不利于加工成型时喂料操作; 挥发物含量太高, 树脂易结块、 流动性差, 且在成型加工中易产生气泡 , 对产品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4 、表观密度

  表观密度是基本上未被压缩情况下单位PVC树脂粉体体积的重量。它与树脂的颗粒形态、 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有关。表观密度小, 体积大, 吸收增塑剂快, 加工容易, 反之则相反。PVC树脂对于硬制品的生产,分子量要求不高, 加工过程一般不加增塑剂 , 因此对树脂颗粒的孔隙率要求低一些 , 但对树脂的干流性有要求 , 因此树脂的表观密度相应高些。

  5、树脂的增塑剂吸收量

  增塑剂吸收量反映了树脂颗粒内部的孔隙程度,吸油率高 , 孔隙率大, 树脂吸收增塑剂快, 加工性能好。对于挤出成型( 比如型材) , 虽然对树脂的孔隙率要求并不太高, 但颗粒内孔隙对加工时添加助剂有很好的吸附作用,推动助剂作用的发挥。

  6 、白度

  白度反映了树脂的外观色泽 、 树脂热稳定性不好或留时间过长产生降解, 白度明显下降。白度的高低对树及制品的耐老化有着重要影响。

  7、残留氯乙烯含量

  V C M残留是树脂中所吸附或溶解的部分未参与聚乙烯单体,其吸附量因树脂的型号有所差异。在实际V C M残留因素主要有汽提塔塔顶温度过低,塔压差过料过高, 树脂颗粒形态不好等都会影响 V C M残留脱析是衡量树脂卫生等级的指标。 对于特殊的制品, 如医用药剂用锡箔硬透明片包装袋等 ,树脂的残留 V C M含量生标准( 小于5 p p m) 。

  8、热稳定性

  单体中含水量过高,会产生酸性 ,腐蚀设备 , 形成铁聚合体系并最终影响产品的热稳定性,单体中若存在氯化氢或游离氯, 对聚合反应会产生不良影响。 氯化氢易在水中形成降低聚合体系p H值,影响聚合体系的稳定性及产品另外单体中乙炔含量过高,在乙醛及铁的协同作用下P V C的热稳定性, 影响制品加工性能。

  9、筛余物

  是反映树脂颗粒大小不均匀的程度 ,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聚合配方中分散剂的用量及搅拌效果 ,树脂颗粒太粗或太细都影响树脂的等级, 对产品的后续加工也会带来影响。

  1 0、“ 鱼眼”

  “ 鱼眼” 又称晶点, 指在通常热塑化加工条件下没有塑化的透明的树脂颗粒。 在实际生产中影响“ 鱼眼” 的主要因素有单体中高沸物含量大时,在聚合过程中对颗粒内聚合物起溶解作用而降低孔隙率, 颗粒变硬, 塑化加工时易成为暂时的“ 鱼眼” , 引发剂在单体油滴中分布不均匀。传热不均匀的聚合体系中形成分子量不均的树脂,或投料时釜内不干净,有残留树脂或粘釜料较多等均会造成 “ 鱼眼” 。“ 鱼眼” 的形成直接影响PVC产品的质量 , 在后续加工中会影响制品表面的美观性,而且还会大大降低制品的拉伸强度 、 伸长率等机械性能, 易导致塑料膜或片的穿孔 , 尤其是电缆制品, 会影响其电绝缘性。是树脂生产和塑化加工中较为重视的指标之一。

  综上所述 , 可以看出PVC产品质量对下游制品质量所产生的影响,因此 我们要在PVC生产过程中严格把好质量关,以适应市场需求。因为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只有PVC质量过关了,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责任编辑:liu)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