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涂料与油墨 >> 新品速递 >> 正文
美最新研究指出黄色涂料及染料制品或存致癌风险
2014-3-25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涂料 染料制品 美国

    近日,美国罗格斯大学团队最新研究指出,PCB-11毒性虽不及多氯联苯,但衣物、印刷品、塑胶制品的黄色染剂中普遍含有该物质,显示民众在生活中接触机会极高;研究人员建议,政府有必要重新评估频繁接触是否会提高致癌风险。

    台湾曾在1979年时爆发「米糠油中毒事件」,系因制造食用米糠油的管路破裂导致多氯联苯渗入油品,造成食用者全身皮肤冒出黑色油脂分泌物。由于多氯联苯具有耐热及绝缘的化学特性,过去常用于涂料、溶剂、电容器、绝缘体及各种导热装置,但许多研究指出,多氯联苯与脂肪相溶,容易累积在脑部、皮肤及内脏,造成神经、免疫及生殖系统的疾病,各国因此陆续禁用该物质。

    化学结构与多氯联苯类似的PCB-11,目前仍低剂量使用于各种黄色涂料及染剂;罗格斯大学团队抽验民生用品中的PCB-11含量后发现,16种黄色衣物,包括美国零售业龙头「沃尔玛」门市贩卖的童装,以及28件明信片、餐巾纸等表面有黄色印刷的纸类制品中的26件,都含有PCB-11,其中15件是由美国本土工厂所生产。

    罗格斯大学环境化学所副教授丽莎罗登伯格表示,单一件日常用品中PCB-11的含量其实「无关紧要」,因为PCB-11这类化学物质会透过食物、饮水、皮肤接触等方式累积在体内,因此「接触频率」对健康的影响,远大于单次「接触量」;但目前「只要是黄色」的日用品,几乎就含有PCB-11,显示民众生活中接触PCB-11的机率极高。

   「就算消费者不买黄色的衣物及日用品,也避免碰触黄色印刷物,」罗登伯格强调,「还是有可能从空气中吸入PCB-11。」因此她建议政府有必要重新评估,民众在密切接触PCB-11的状况下,罹癌风险是否提高。

    罗登伯格的言论并非危言耸听,因为美国爱荷华大学环境工程所团队,在2013年发表于《环境科技》期刊的研究即曾指出,工商业较发达的印第安纳州东芝加哥地区,民众由与直接接触PCB-11机会较多,体内浓度理论上较高,实际上却与遍布农田的爱荷华州居民相差无几,代表这类「环境荷尔蒙」不只透过直接接触散播,且影响范围极大。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liu)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