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里的废旧农膜不收捡干净是影响农业生产增产的一大隐患,更会导致水稻、棉花、玉米、花生、红薯、高粱等农作物防早衰、抗倒伏、抗旱、耐涝等功能的下降。目前,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市场机制正在发育,回收网络逐步形成,提高完善势在必行,从2014年1月1日开始,新颁布的《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已正式实施。
其规定是:禁止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08毫米、耐候期小于12个月的用于农业生产的地膜,推广使用厚度大于0.01毫米且符合国家其它质量技术标准的农用地膜和厚度大于0.12毫米的农用棚膜。政府统一采购和享受其它补贴生产的农用地膜,其厚度不得低于0.01毫米。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根据《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和有关文件精神,市政府日前出台了《关于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意见》。
《意见》要求,建立健全以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企业、乡(镇)回收站、村级回收网点为主的三级回收加工利用体系,以企业为龙头,广大农户参与,县、乡政府监管,市场化推进的工作机制;对农膜的生产、销售、使用及废旧农膜的回收、加工、利用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突出了对废旧农膜污染的源头防控;市财政每年整合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及回收网点的补助和以奖代补、企业贷款贴息、新型农膜示范等工作,加大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企业和回收网点的扶持力度;完善了扶持政策,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了考核监督机制,并提出对工作不得力、监管不到位、“白色污染”问题突出的地方,要进行公开曝光和必要的行政问责。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治理地膜“白色污染”,甘肃省白银市决定集中利用春耕前这一段时间开展整治清理废旧农膜活动。
3月份为全市集中整治月,由各县市区统一部署,乡镇组织,以村民小组、专业合作社、农林场站等为单位,组织广大机关干部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走到村组一线、沉到田间地头,重点在城乡接合部、村居周围、交通沿线、沟渠河道以及田间地头,宣传农膜污染影响并帮助农民群众对残留的废旧农膜进行清理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