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仪器仪表 >> 市场行情 >> 正文
食品快速检测仪器行业发展有望实现标准化
2014-2-10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食品安全  快速检测  行业发展

  近年来,伴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尤其是中小作坊式生产经营者对食品安全的漠视,各地方质检、检查机构对这些大量的作坊式食品产品的监测与监督成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任务。,快速检测仪器常常作为第一筛查手段,在保障当地食品和饮用水安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与市场

  作为世界食品安全交流的重要活动之一,将于2014年4月8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老馆)BSFDT2014北京国际食品检测与追溯大会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列为重要主题之一,并联合多家国内外学术组织及技术厂商,以迅速增长的亚太食品市场为依托,聚焦世界最先进的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内容涉及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农药残留速测、食品品质检测、食用油分析、食品甲醛检测、乳品分析、饮料分析、水活度分析、油脂氧化稳定性分析、纤维测定、食品体积测定、蛋白质快速测定、组织分析、乳脂离心机等数十个类别。涵盖食品生产原料的种植养殖、采购、生产、物流乃至终端等全产业链。

  检测市场的快速增长不仅促进了国内检测机构迅速发展,也吸引国外检测机构到中国投资建立实验室。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宽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了大量的资本进入这个行业,这对于行业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各个设备厂商应当根据自身的优势,深度挖掘细分市场,更好地提供优势领域的产品,满足市场多方位需求。

  食品快速检测行业发展良莠不齐

  伴随着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需求的迅猛增长,食品快速检测设备行业也出现了良莠不齐的增长态势。由于现在快检产品的生产厂家很多,各自产品的快检准确率也有所差别。北京海淀区城乡仓储超市业务科副科长张宏彦认为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正规快检产品的准确率为70%左右。由于现在快检产品的生产厂家很多,各家产品的快检准确率有所不同。快检产品在实际操作中,既会有假阳性的情况,即快检检出有问题但经过有国家资质的实验室进一步检测认定没有问题;也有假阴性的情况,即快检检出没有问题但经过有国家资质的实验室进一步检测认定有问题,这些情况有时会造成问题食品漏网,有时会造成误判。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快检产品生产企业的准入和产品认证等机制,对准确度、检出限、精密度、重复性、再现性、抗干扰性、全程分析时间等进行实测,以此来评价快检仪器有效性,提高产品生产、销售门槛,保证行业良性发展,真正发挥快检作为食品安全初级保障技术手段的作用。

  快速检测仪器趋向便携化信息化

  十几年前,快速检测项目立项经费很少,现在快速检测项目获批经费增加很多,这说明我国政府目前对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很重视。从90年代的北京中卫到2000年后的望尔,再到现在的维德维康、勤邦生物、中德生物,我国专业从事快速检测研发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快速检测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国产快速检测仪器和配套试剂盒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种类日益繁多。我认为,目前国产快速检测仪器并不比进口快速检测仪器差,完全能够满足国内需求。

  目前,我们已经将一些新技术实用化,但还有一些新技术仍处于我们的实验室研究阶段,未来我们将逐步实现仪器的商品化,以便更广泛地推广应用,满足更多的市场需求。

  高志贤认为,更便携、成系列、信息化、集成化是快速检测仪器的发展方向。更加便携,甚至能够装到口袋中,带到现场进行风险监测工作;成系列,比如针对突发事件、大型活动保障,日常监督监测,我们能够给出一系列的应对检测方案;信息化很重要,现场检测后直接把数据传送到实验室进行确证,这对下一步工作有更快速、更准确的指导意义;未来快速检测仪器将越来越集成化,如与分子印迹技术、纳米生物技术、生物传感技术等新材料、新技术相结合,快速检测仪器就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食品安全快速检验已入法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一司副司长李玉家也说,“快速检测是有法律地位的”,“从食品安全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尤其是基层监管部门,食品安全日常监管过程中要采用快速检测的方法,及时发现问题”“这一点是明确的”“法律是有规定的”。他同时提到,根据快速检测结果对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还需要制定法律进一步明确。

  食药总局三司司长于军在会上说,“目前国内快速检测产品在政府相关部门广泛应用”,“但是还没有哪个部门或者相关政策对快速检测产品质量进行规范”。

  对此情况,全国质量监管重点产品检验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尹建军说,“将要筹建‘全国质量监管重点产品检验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食品安全快速检验方法专业工作组’”,“主要工作内容是”“制定食品安全快速检验方法比对验证规范”,据此“筛选国内外快速检测方法”“把好的方法”“形成快速检测标准”。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责任编辑:xu)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