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聚碳酸酯的研制始于1958年,并于1965年实现工业化生产。先后有上海天原集团申聚化工厂、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重庆长风化工厂等从事生产,产品大部分自用。但由于装置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产品竞争力低,无法与国外产品相抗衡。2005年之后,我国掀起聚碳酸酯投资热潮,世界级聚碳酸酯生产商帝人化成和拜耳先后在我国投资建厂,到2012年我国聚碳酸酯产能达44.1万吨/年。尽管随着欧债危机和经济衰退,全球聚碳酸酯需求增长趋于缓和,但是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快速增长推动,全球经济大环境将逐渐转好,在国内外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环境下,聚碳酸酯下游行业将保持稳定快速发展。未来三年我国聚碳酸酯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6.0%,预计到2015年需求量将达到180万吨。
作为全球著名的聚合物制造商之一,拜耳材料科技公司早在2001年就在上海创建了聚合物研发中心,并在上海一体化基地投运了一条年产量为10万吨/年的聚碳酸酯工厂和4条其他聚碳酸酯分级掺混材料厂,为生产线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另外,帝人化学公司投资9亿日元(830万美元)在其上海聚碳酸酯混配料工厂内新建的装置已于2009年建成投产,此次扩能完成后,该工厂成为世界级的聚碳酸酯混配料工厂。未来仍有内资、外资新(扩)建聚碳酸酯装置在我国陆续建成投产。三菱瓦斯化学公司在上海漕泾化学工业区新建8万吨/年聚碳酸酯产能,将于2013年底建成投产,该聚碳酸酯树脂联合项目的总投资约为300亿日元。中石化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沙伯)签署的26万吨/年聚碳酸酯项目预计于2015年投产,该项目是中国石化与沙伯在天津现有100万吨/年乙烯合资项目中新增的合作内容,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非光气法生产工艺,总投资约110亿元人民币,双方股比50%:50%。
该项目将生产包括混合级、挤出级、光学级及注塑级四大类聚碳酸酯。拜耳材料科技公司于2010年已经宣布计划到2016年使其在上海漕泾生产联合装置的聚碳酸酯产能翻一番以上,将达到50万吨/年,拜耳材料科技公司也将大大增强在漕泾的研发能力,并将其聚碳酸酯业务部从德国Leverkusen迁往上海,此举将使其业务更贴近迅速发展的亚洲聚碳酸酯市场。另外,拜耳材料科技公司位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和经济区的聚碳酸酯单层板工厂已于2011年10月开建,设计生产能力1.2万吨/年已于今年投产,到2015年,这家工厂聚碳酸酯总产能将翻番达到2.4万吨/年。开封兴化精细化工厂1万吨/年PC装置也将于未来两年内投产。“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成为聚碳酸酯群雄逐鹿主战场,预计到2015年底,我国聚碳酸酯产能将达到111.4万吨/年以上,届时国内的年需求量为170~200万吨,自给率可达到50%~60%,将改变我国聚碳酸酯长期以来依赖进口的局面,极大地促进我国工程塑料的发展。
据了解,2005~2010年,我国聚碳酸酯消费量的年均增长速率在7%以上,2011年国家财政政策紧缩和收紧信贷业务,导致聚碳酸酯下游大量中小型用户面临资金紧缺的问题,同时,部分地区出现招工困难和电荒,也影响下游用户的开工率;其次,2011年国内商品房限购、汽车限购等政策,导致国内房地产和汽车市场发展放缓;第三,受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国内聚碳酸酯下游出口主导型企业的订单量减少,从而影响聚碳酸酯需求。多方面利空因素导致2011年我国聚碳酸酯消费量为112.7万吨,同比增长不到2%,消费增速大幅下降。2012年,国内外环境影响下我国聚碳酸酯下游行业的出口受到影响,加上商品房限购、汽车限购政策继续执行,2012年国内聚碳酸酯的消费量为116.6万吨,需求增速在3%~4%,比2011年有小幅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