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海峡两岸都面临着经济转型升级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挑战,加强两岸在新兴产业方面的合作,共同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符合全面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目标。
新材料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不仅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着力点,同时也是台湾地区重点发展的生物科技、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海峡两岸新材料产业的合作将大有可为。
海峡两岸展开新材料产业合作意义重大
目前,海峡两岸都面临着经济转型升级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挑战,加强两岸在新兴产业方面的合作,共同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符合全面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目标。新材料产业具有产业链长、科技含量高的特点,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极高的产业关联度。加强两岸新材料产业合作既有利于深化两岸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全面合作,也有利于扩大两岸贸易规模、优化两岸贸易结构。海峡两岸在新材料产业领域各具优势:大陆内地拥有广阔的需求市场和相对低廉的要素成本,台湾地区则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集群。从1952年到2010年,台湾地区对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经济区和环渤海四个区域在化学材料领域累计投资达34.2亿美元;其中,长三角地区由于区位优势明显、下游需求旺盛,吸引台湾投资达到26.5亿美元,占四个主要区域的78%。
海峡两岸新材料产业合作正在兴起
海峡两岸新材料领域交流活动频繁。两岸材料研究学会在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2011年分别在香港、广东顺德、福建厦门、台湾省花莲、江苏南京举办了五届“海峡两岸新材料发展论坛”,与会代表均在百人以上,新材料一流科学家、新材料产业精英以及台湾的材料科学家就当前新材料发展的一些热点和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2012年5月,镇江市在台南市成功举办了“镇江海峡两岸新材料产业合作交流会”,共有172位台湾嘉宾参加,交流会引发了与会台商的强烈共鸣和热情响应,有许多客商当场表达了赴镇考察投资的意向和愿望。2012年9月,在哈尔滨举办的中国新材料产业博览会上,台湾科技展区因其产品独特、科技含量高而备受关注,参展的台湾企业都表示,希望借助新材料博览会的平台,开辟更为广阔的大陆市场。
镇江新区走在了海峡两岸新材料产业合作的前列。镇江新区是台资新材料企业在大陆的主要集聚地之一,主要代表企业包括奇美化工、联成化学、南帝化工等,年销售收入约200亿元。镇江新区还与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台湾南部科学工业园区等机构建立了常态化的合作机制。此外,中山大学、成功大学等台湾高校也曾多次派代表到镇江访问江苏大学,开展新材料及其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目前,镇江还在积极申报海峡两岸新材料产业合作示范区,构建两岸新材料产业合作的载体。
海峡两岸新材料产业合作需实现对接
搭建两岸合作平台。两岸有关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合作基础,依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推动建立多元化的产业沟通与协商机制,以学术会议、产业论坛、合作示范区等多种方式加强两岸新材料产业的合作。
深化两岸技术合作。新材料产业科技含量高,产业的发展与研发实力息息相关。大陆在新材料的基础性研究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台湾对新材料的应用性研究较为擅长,双方互补可以形成合力,加快新材料产品的开发速度,增强国际竞争力。
促进两岸人才交流。大陆人才结构呈“金字塔”形,即初级劳动力较为充足、中级人才短缺、高级人才占比较低;而台湾人才结构呈“橄榄球”形,即两头的初级劳动力和高级人才较少、中级人才相对过剩。因此,两岸人才结构存在较大的互补空间,应积极促进两岸人才进行交流。
加大双方投资力度。目前,在新材料领域,台商大多把大陆当作生产基地,以大陆内需市场为指向的产品比例不高,研发等环节的投入相对较少;同时,大陆新材料企业在台湾投资的也很少。两岸需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合作:台商应在大陆设立更多的研发中心,大陆新材料企业也应在台湾加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