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温州市政府发布“温州市合成革行业整治提升方案”通知,方案要求2015年12月底前,龙湾区(含高新园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合成革企业生产线削减50%以上;区域环境空气中DMF浓度控制在0.2mg/m3以内,合成革企业周边环境空气无恶臭;合成革业通过整体验收。
温州壮士断腕,行业洗牌逐鹿
温州是我国合成革行业主要生产地之一,拥有较为完整的合成革产业链,下游配套有大量制鞋,制鞋和家具等生产企业。随着其他地区如安徽,福建等地合成革产业发展,国内合成革产业产能大幅扩张,竞争日趋激烈,温州地区的产值占比在逐渐下降。受到国内外内外需求较为疲软,12年合成革行业下游景气下行。
温州合成革产能全国占比应该接近50%,但产量只有全国20%不到,即是说温州合成革行业产能过剩程度在50%左右。因此关停生产线,整合企业即是当地环境保护的急切需求,合成革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劳动力不足而人工成本上升的尖锐矛盾,产业调整是唯一出路,此次整治行动是去产能和促环保一体两面,一举两得。
温州本次行业整治最终将实现本地合成革行业的整合,长远来看将对全部合成革企业都是机遇。但短期来看,大量产能关停可让其他合成革企业在行业产能快速扩张压力中得到喘息;持续到15年底的整治过程中,很多温州企业都不能正常生产,即是说全国20%的合成革产量存在不确定性,这3年内对其他合成革企业可说是“黄金三年”。
相关上市公司分析
目前共有5家合成革上市企业,均位于温州地区之外;根据业绩弹性,我们认为受益程度依次如下:安利股份,双象股份,禾欣股份,华峰超纤,同大股份。
化工环保再思考:去产能是最强的环保措施我们在前期已经指出“环保和精细化”将是中国化工行业的未来之路,对于环保而言,还有为实现环保而去产能的第二重含义。对于严重过剩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直接关停将是最直接的环保措施。现在温州整治合成革即是例证,或许我们可以大胆预测未来相同的故事将在电石,氯碱等多个领域重复上演,特别是发生在我们指出的环境库涅兹拐点可能区域。顺应国民意志的行政化去产能,行业状态由产能过剩向供需平衡甚至不足衍变,引发行业的复苏,值得我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