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橡胶 >> 行业动态 >> 正文
卡客车胎进口减少未必是好事
2012-8-29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卡客车胎 进口 减少

    日前在山东青岛召开的轮胎出口工作会议指出,今年前5个月,国内卡客车胎的出口量保持了20.4%的同比增幅,进口量却同比大幅下降25.7%。

    在国内卡客车胎进出口领域,非但增速对比鲜明,二者的基数也有较大差距。据统计,2011年,全国卡客车胎的累计出口量约为206万吨,进口量约为2.67万吨,仅为出口量的1/77。

    一方面是中国卡客车胎在海外“开疆拓土”,成绩不俗;另一方面是国外出口到中国的卡客车胎大幅下挫。这些看似“风光”的数据,是否表明国内轮胎企业已经“占据上风”?

国内轮胎企业无暇练“内功”

    实际上,卡客车胎进出口数据对比悬殊的背后,或反映出中国轮胎业更深层次的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了深切的担忧。

    据这位人士分析,在商用车轮胎领域,大多数中国企业只顾“冲锋陷阵”,而无暇顾及技术实力的提升。这使得国内商用车胎的产品技术含量偏低,同质化严重。这样的产品结构,直接导致出口产品的价格无太大提升空间,不得不走“低质低价”路线,对出口企业的盈利以及高端市场的辐射都极为不利。

    对此,某轮胎贸易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产品技术含量无明显突破而导致的价格问题,在商用车市场旺盛的时期,表现还不很明显。一旦上游市场“不给力”,其问题便会很快显现出来。

    据统计,2011年,国内卡客车胎的累计出口金额约为74亿美元,平均出口单价为3.58美元/千克,比上年的2.74美元/千克增加了30%。相比之下,今年该类轮胎1-5月虽出口量增加了两成多,出口价格却并无变化,仍保持上年的3.58美元/千克左右。

    “今年以来,国内商用车市场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再触底,却不见反弹,而且下半年形势依然难料。上游市场的脆弱,促使本土轮胎企业不得不转向海外,寻找新的市场,消化产能。” 上海一家咨询公司的轮胎分析师认为,这是今年国内卡客车胎出口量大增、价格却‘原地踏步’的一个原因。

    这位分析师表示,之前的2010年,由于国家政策和宏观经济形势利好,商用车市场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受此影响,国内轮胎企业2011年的出口压力相对较小,所以这年商用车胎的出口价格出现了上涨。而今年这一背景已不复存在,从而影响到轮胎业出口。

对手早已“潜伏”在侧

    对国内卡客车胎现状表示担忧的,远不止这一位人士,另一位很有分量的业内人士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说,对于今年以来卡客车胎进口数量大幅减少的状况,中国同类企业切不可夜郎自大,盲目地将其归因于“中国商用车胎具有绝对优势”,“中国商用车胎‘大门难破’”。而应该看到,国外的竞争对手们实际上已暗渡陈仓,早就曲线迂回到中国国内“安营扎寨”了。

    据报道,仅从今年开始,在中国扩大生产规模的外国品牌卡客车胎生产线就不少,如8月投产的固特异大连新厂和韩泰轮胎重庆工厂,分别包含了100万条/年和160万条/年的子午线卡车胎产能。米其林和普利斯通的中国新工厂也在2012年相继投产。

    此外,还有一些跨国公司,向中国市场定向推出了一些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卡客车胎产品。例如,普利司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半年推出的R286和M898。

    “对于向中国出口卡客车胎的几大外国品牌来说,可以在中国国内直接产销卡客车胎,当然不需再通过出口过来。”该人士认为,国际轮胎企业的卡客车胎实现本地化生产,是其出口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了解,跨国轮胎企业在中国扩大卡客车胎产能,并不是最近一两年才开始的事。

    2009-2010年,受中国卡客车市场繁荣的影响,不少外国轮胎企业将“商用车胎中国本土化生产”的计划提上日程。据介绍,在这两年动工的新建或扩建工程,基本上会在2012年及以后的几年中达产。

    “进口量减少,并不能证明国内企业已经保住了自家大门,因为对手或许早已经在门里了。”上述人士如是说。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