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县柯桥城区兴越小区内湖水体净化工程7月23日开始施工。由于该治理工程用生态碳纤维来净化水质,在绍兴属首次应用,因而格外引人关注。
记者在现场看到,施工人员在内湖周边用毛竹打了一圈桩。毛竹桩起固定作用,因为碳纤维是一条条的,长约1米,要沉入水里,需要用一根根尼龙绳把它们串起来后固定在竹桩上。
去污目标:劣五类水变成五类水
兴越小区内湖的污水主要来自周围居民生活污水。经绍兴县环保局环境监测站监测,其最近的水质污染较严重,COD浓度达到110毫克/升,浊度28.7毫克/升,总氮、总磷等指标均超出劣五类水,急需治理。
记者在现场也看到,内湖的水体已呈绿色,颇有点蓝藻暴发的征兆。
根据施工方案,碳纤维净化水质工程要达到的目标是内湖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达到五类水标准。具体指标包括COD浓度下降为40毫克/升,氨氮、总氮在2毫克/升以下,总磷在0.4毫克/升以下等等。
技术分解:类似生态布去污模式
去年,绍兴县水技站在湖塘街道五丰村水产养殖户推广使用“生态布”来净化水质。其方法是将布浸在水体中,使之成为有益微生物繁殖的温床。
碳纤维的用法与生态布差不多,也要往水体里加菌。不同的是,它由生态浮岛工艺和碳纤维接触氧化工艺两部分组成。生态浮岛技术,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水面的床体上,利用植物根系吸收水体中污染物质。同时,植物根系附着的微生物降解水体中污染物,从而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碳纤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则是利用水处理材料(碳纤维)在污染水体中充当生物膜载体,利用生物膜载体上大量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等活动,来达到对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和吸收。
根据施工方的资料显示,这种生态碳纤维,是由北京化工大学与浙江欣之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新型环保材料。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碳纤维挂膜后对COD去除率高达80%以上,氨氮去除率达40%以上。其污水净化性能比日本碳素纤维生态草、美国阿科蔓生态基都要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去年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上,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肯定。
美中不足:成本有点高
引入该项技术的绍兴县河湖管理所的同志告诉记者,兴越小区内湖水面约20亩,库容约3.5万立方米,水体净化工程总投资约25万元。根据资料,生态碳纤维材料使用寿命可达5至10年。如果按6年标准计算,相当于每亩水面每年的去污成本在2000元左右,这还不包括今后日常维护的费用。
而绍兴县水技站引入的“生态布”,投入成本平均每年每亩在400元左右。即便是这样的价格,水产养殖户使用积极性也不高,需要政府扶持才能推广。目前,全县使用“生态布”治理水质的水面,加起来才四五十亩。
此外,用碳纤维净化水体,比较适用于静态水体,对流速比较快的江河则不太合适。今年,他们也是尝试引进,至于能不能在全县范围推广,关键还要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