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影响音质——追寻三百年前制琴大师的灵光
2012-5-14 来源:新民晚报
关键词:油漆 音质 斯特拉蒂瓦里
为了重现斯氏琴和瓜氏琴的音响效果,后人精心模仿大师们的琴型和尺寸,并在选材和制作工艺上狠下功夫,甚至运用先进科技手段,从声音、材料、工艺、油漆配料等各个方面,对意大利古琴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运用到提琴制造中。但无论怎样,其音色总是略输一筹。
人们传说,斯特拉蒂瓦里用一种神秘的油漆,能让琴发出独特的声音。更有人宣称,对意大利古琴的简单模仿和复制是不可能的。这些琴不仅仅是一件乐器,它们本身就充溢着灵性的生命体,是精神与物质的精妙结合。现代科技可以制造一部精密机械,但无法创造一个有灵魂的生命体。
莱奥哈德承认,油漆确实能影响琴的音质,斯氏琴的神秘油漆配方确实失传了。借助现代技术,后人得以更多地了解斯氏琴的油漆配方,但这种油漆对提琴品质的作用不应过分夸大。实际上,小提琴制作没有秘不示人的诀窍,当代的制琴师仍有可能造出优秀的小提琴。
优秀制琴师首先要具备超凡的记忆力,要尽可能地记住所有看见过、听到过和触摸过的经历和感觉,包括每一把小提琴的特性、每一次制作和修补的经验教训、甚至每一块木头的不同特性。这些虚无缥缈、瞬间即逝的经历和感觉,很难转化为数据,不能变成图形和表格,也无法被现代仪器所记录。制琴师要不断地将经年累月的记忆进行梳理、分析、领会,从而提升自己的制琴技艺。掌握这种记忆力极其困难,很多现代制琴师宁愿相信测量仪器,也不相信自己的感觉。
优秀制琴师还必须熟练使用传统工具。在提琴的关键部位,每一刀,每一凿,都考验制琴者的技巧和功力。一般学徒需要十年左右才能熟练掌握传统工具,而功力的提升则没有止境。前辈制琴大师正是在工具的使用上,展现出了深厚的功力和高超的技巧。
好琴的关键是木材。适合造琴的木材有一种独特的“响应”特性,这种特性无法用科学参数来描述。优秀的制琴师对好木材有一种“感觉”,通过触觉、听觉、视觉甚至直觉,便可确定一块木材的好坏。中国历史上有“焦尾琴”的故事,也是闻声知良木,以此获得好琴的例子。木材确实是好琴的基础,而具备挑选好木材的慧眼,则是制琴师的能力。
很多现代制琴师放弃了基本功的训练,转而求助于现代仪器和一大堆数据,这对制琴技艺的提升没有多少帮助。很多制琴师还有个缺点,他们认为新琴需要经年累月的演奏才能出好声。为了早点卖好价钱,他们把新琴的琴身做得很薄,使得新琴的声音听起来非常好,但强度不够,很容易破碎。意大利顶级古琴的用料很厚重,这样的琴经久耐用,并且随着演奏家的使用,木头的共鸣性能越来越好,声音品质越来越高。现代制琴师不是没有技术,也不是没有好材料,而是缺乏正确的制琴理念和等待的耐心。
三百年前的意大利制琴大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他们走进树林,仅依靠听觉和触觉,便知道哪块木头能做小提琴。他们记得每一块木头的特性,每一刀下去的感觉,每一张面板的弧度、每一种油漆的特性,每一个模具的尺寸,每一把小提琴的声音特性,精益求精,锲而不舍地追求最高品质。
莱奥哈德认为,现代技术要面向未来,而制琴工艺则要面对过去。现代人制作的小提琴有可能达到古代大师的水平,但这需要制琴师自身的天赋与努力,也需要时间去证明。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