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阜城县古城镇东,学洋明胶厂早已硝烟散尽,只留下三层烧得只剩空架子的办公楼。“当时直接把公司资料一把火点着烧了,进去肯定什么都看不到,再说还拦着警戒线。”工厂留守的两名工作人员称。
4月15日,有毒胶囊事件曝光后不到五小时,学洋明胶突发火灾,一幢办公楼几乎被烧毁。事后查明,公司经理宋训杰纵火焚烧了放置在办公楼二层的公司资料,大量证据在火灾中灭失。学洋明胶涉嫌将工业明胶充作药用明胶,卖给浙江新昌多家胶囊企业制成胶囊。
阜城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姜庆和确认:“涉嫌纵火的宋训杰已经被警方控制,目前公安部直接介入调查。在警方公布结论之前,我们也无法获知更多信息。”
目前学洋明胶已完全封闭,工作人员表示:“车间库房等都已被查封,警方正在调查。”但除了一辆警车之外,记者在现场并未看到有警方人员。
如果仅仅是向胶囊生产商出售工业明胶,宋训杰或许还不至于烧厂以求自保。调查中记者发现,包括学洋明胶在内的阜城县明胶生产企业可能参与到了更惊人的勾当之中。
学洋明胶前世今生
尽管阜城县已经勒令所有制胶工厂、作坊停产整顿,但一进入古城镇,一股臭味还是扑面而来,载着记者的司机说:“这就是做胶的味道。”
学洋明胶位于古城镇以东,成立于1980年,前身是阜城县明胶总厂和阜城县第一明胶厂。公司的宣传材料中,自称是“北方最大的明胶和蛋白的生产厂家”,除了工业明胶之外,还生产阿胶、黄明胶、热溶胶、骨胶等。姜庆和介绍:“明胶是阜城当地的一个传统产业,以前都是一家一户小作坊,近几年才出现一批较大企业,包括学洋和成大明胶。”资料显示,阜城是国内四大明胶产业基地之一,生产企业达到200多家,年产工业明胶4.5万吨,占全国明胶产业总量的60%。2011年8月,县政府开始筹划明胶工业园项目,“园区建成后,每年将生产工业明胶2.7万吨,年产值近10亿元”。当时材料披露,“学洋明胶和成大明胶的销售收入都在3000万元以上”。
现在的学洋明胶早已人去楼空,工作人员介绍:“学洋是当地最大的明胶厂,占地70多亩,原本设计的明胶工业园就是以学洋明胶为核心向外开拓的。现在就不得而知了。”
在工厂一角半露天库房里,有约5米高、堆成小山的废皮革,这是学洋明胶的主要原料。皮革经过浸泡变胖发软后,放入大锅中熬制,表层的粘稠物就是胶。阜城不是皮革制造基地,制胶所用废皮据称大多来自山东文登。当地人介绍,古城镇前宋村、后宋村两个村庄几乎80%的村民都从事制胶业。村民只需在家里架上一口大锅,就可以从事制胶工作。
在前宋村村口看到,成堆的各色废皮革随意散放在路边。制成的明胶则放在一个个筛网状木托盘上,叠在路边晾晒。远远望去像一个个蜂箱。
学洋明胶拥有食品添加剂产品生产许可证,但姜庆和介绍:“食用和药用级明胶几乎不做,因为成本太高。学洋绝大部分生产工业明胶。”
在工艺上,食用级明胶和工业明胶差距并不大。不过,工业明胶主要用于粘合剂,因此其中所含的污染物并不严格受限。但食用和药用级明胶则明确规定了铬含量等指标。学洋明胶同时拥有食用和工业明胶的生产资质,因此其违法行为十分隐秘。
废渣流向何处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工业明胶“价值实现”的方式并不止铤而走险、冒充药用明胶这一条路。
古城镇外随处可见黑色如河泥般的物质,铺放在田地中或路边,占地面积很大。恶臭气味正是出自这种物质,当地人士介绍,这些是工业明胶加工后的废渣。
两名正在倾倒废渣的工人告诉记者:“工厂停产后,所剩的废渣不多了,这是最后一批。”他们很仔细地把每一袋废渣都散铺开,“晒干后就会有人来收的。”
明胶废渣并非一无是处。青海明胶董秘华彧民表示:“骨明胶废渣很少,皮明胶会有大量的废渣。废渣中主要含钙等矿物质,理论上说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明胶科学与技术》1983年第2期一篇论文也显示,废渣中含有较高的含氮有机物和少量的钾和磷。明胶生产企业东宝生物(300239)2011年年报也显示,“明胶及磷钙废渣的销售收入为25.8万元”。明胶废渣的确能够变废为宝。
但废皮革制作工业明胶后所剩废渣是否依然如此呢? 废皮革本身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提取完明胶后,废渣中有毒有害成分更多。一位工人表示。“堆过废渣的田地什么都不长,至少要翻开半尺深,才能种粮食。”
这样的废渣晒干被收走后,到底流向何处?“有拿去做化肥的,有做鸡饲料的。经常有人来收,不然村里光堆废渣都堆不下了。这里的企业都是这么做的。”多位工人介绍。
阜城明胶探源:高铬废渣流向饲料?
学术资料显示,明胶废渣的确有用于鱼虾等饲料的先例,但需首先分离有毒的三价铬离子,工艺较为复杂。且最后制成的蛋白类物质铬含量仍然在45mg/kg左右,与饲料卫生国家标准(GB13078-2001)中要求的鸡、猪配合饲料10mg/kg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
学洋明胶等企业生产的明胶尚且超标,很难想象会对明胶废渣进行严格的除铬处理。其废渣的去向可能会变成一颗定时炸弹。阜城县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掌握学洋明胶的生产情况,称企业按照市场规律做事,政府不便干预太多。只是部分企业家“太黑心”,才导致今天被整顿的局面。
当地村民表示:“政府部门确实管理能力较弱。除去污染不说,制胶排放污水和臭气很严重,但明胶厂和作坊不需任何环保手续,生产季节一家交7000元费用,就可平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