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央视3·15晚会曝光澄海作坊生产存在使用废旧塑料甚至回收医疗器械等“二料”用于玩具加工。这一新闻,在这一著名的国内玩具加工基地引起极大震动。由于玩具礼品产业是澄海区第一支柱产业,政府方面在前晚立即做出反应,澄海区政府连夜组织公安、工商、质监等多部门联合清查执法,查封了2家小作坊,查扣了34吨废旧塑料原料。
澄海本地的塑料原料交易市场昨日显得冷清,供应商多被集中参加会议,有网友形容这一现象“关着门,跟过年一样”。
被曝用“二料”
漏夜查扣废旧塑料原料34吨
长达8分钟的央视3·15晚会上曝光的汕头澄海街头,废品回收站、“二料”加工点、“二料”销售点和“二料”玩具加工作坊形成了一条触目惊心的生产链条——大量的回收塑料甚至生活垃圾、回收医疗器械都被加工成了“二料”进而重新用于玩具生产,而有些玩具还有致癌甲醛。
澄海是著名的“中国玩具礼品城”,这里登记注册的玩具企业超过3000家,玩具礼品产业是该区的支柱产业,生产的玩具约70%供出口。
检验检疫部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昨日告诉记者,在出口的澄海玩具检测工作中并没有发现曝光中的问题,“出口产品一定要符合销往国的标准”。
“3·15”当晚,澄海区联合清查执法队伍集中清查了废品收购站和可疑玩具加工点,查封了2家违规加工、收购废旧塑料原料的小作坊,现场查扣34吨废旧塑料原料、95箱“三无”玩具产品。联合清查执法人员在作坊内发现了轰鸣着正在加工废旧塑料的切粒机,堆积的已加工颗粒“二料”散发着刺鼻的味道。
一个未解的问题是——被曝光“二料”玩具既然不可能出口,那都销到哪里去了呢?澄海区常务副区长黄常新表示,将搞清楚这些废旧塑料原料来源,同时查清加工和利益链条,依法依规查处。昨日开始,澄海开始全区性地毯式清查大行动,对“二料”加工生产工场进行专项整治。同时,为杜绝医疗废品流入市场,这次行动又要求各卫生医疗机构废弃物落实严管严查制度。
“二料交易”:
价格有优势正向正规厂渗透
“二料”交易似乎最初形成的仅仅是低档玩具的原料市场。但有塑料供应商告诉记者,有正规工厂也贪便宜开始使用“二料”加工。
一位经营进口塑料的供应商告诉记者,进口塑料原料价格一吨在1.2万元上下浮动,但使用废旧塑料等加工的“二料”价格却在2000元~10000元不等,价格很有优势。“有些(二料)回收了五六次,仍然在用。”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供应商说,最近几年国外进口塑料原料的市场不好做,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便宜的“二料”冲击挤压。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二料’都是不好的。有些是由很贵的原料再加工,价格也是差不多10000元(一吨)。”这位供应商说。
澄海网友:
曝光作坊不能代表澄海玩具
报道也引起了澄海网友的关注。
有网友提出,3·15晚会曝光的只是个别小作坊,并不能代表着澄海所有的玩具厂。
这位网友指出“大部分规模大的厂家产品在国内要通过3C认证,在国外要通过ICTI、GSV、FCCA等严格的认证”。网友号召玩具企业自律,“擦亮国际玩具礼品城的招牌”。
澄海玩具协会发函
呼吁规范生产行为
由于“澄海玩具”已经是一个集体商标,因此这次报道中小作坊的“二料”毒玩具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整个澄海玩具企业。因此,澄海区玩具协会也发出致广大玩具生产企业的一封信,要求会员企业规范玩具生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