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能源联手中石化收购中国燃气一事再次受挫。由于中燃股东的增持和近4000名员工的反对使得这宗收购案的前景变得愈加扑朔迷离。
中国燃气2月5日发布公告称,近4000名员工联合发函表示担忧新奥及中石化收购,反对此项收购提议。新奥能源联手中石化收购中国燃气一事再次受挫。
中燃近4000员工反对收购
2月5日,中国燃气公告称,公司已收到员工于2012年1月29日发出的两份反对收购的信函,分别递给董事会及股东,并由近4000名员工签名,其中部分员工也是公司的股东或购股权持有人。
截至2011年9月底,中国燃气拥有约2万名员工,其中300多人为深圳总部员工,其余分布于各个项目公司。
此次签署反对函件的员工,部分亦为公司股东或购股权持有人,属于重要员工。信函表达了员工的担忧,担心收购要约对公司业务及中国天然气行业竞争发展的潜在不利影响;此外,信函还就董事会及公司高级管理层取得的财务业绩表示肯定,表示员工相信现任管理层是公司有效管理的最佳选择。
这个于去年12月13日公布于众的收购案一开始就引起了市场极大关注。就在中石化和新奥能源发布收购公告后的第二天,也就是去年12月14日,中国燃气发布公告回应称,两家公司的收购要约“未能反映本公司基本价值”,而且“完全未获邀请”,甚至称收购要约“属机会主义性质”。董事会提醒“本公司股东、购股权持有人及有意投资者于买卖本公司证券时务请审慎行事”。
中国燃气公告还表示,公司已委聘麦格理为财务顾问,以应对新奥能源和中石化联手提出的收购要约。
而此次曝出中燃4000名员工反对被新奥收购一事,无疑给收购方新奥和中石化又设置了一道壁垒。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2月7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燃4000名员工反对收购,一方面是这些员工对收购后自身的发展前景充满担忧,整合可能导致大批员工下岗。另一方面是不少员工持有公司股票,而目前新奥和中石化的收购价格显然无法令这些持有股票的员工满意。
“这无疑增加了新奥和中石化收购中燃气的难度,意味着这一收购已经受到了来自中燃股东、管理层和员工的全方位反对。 ”周修杰告诉本报记者。
新奥安抚中燃员工收购风险增大
面对中燃方面抛来的 “员工反对”难题,新奥及中石化开始有意安抚中燃员工情绪。
2月7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新奥有关方面获悉,新奥及中国石化方面对中燃4000名员工反对收购一事回应称,已注意到中国燃气的这一公告。
新奥及中国石化方面称:“员工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和企业成功的中坚力量,我们认可中燃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和过往的努力。除要约公告中已经提到董事会和高管层面的相应建议和安排,财团无意就中燃员工的聘用现状做任何实质性调整。我们期待有机会向中燃董事会当面做深度阐述和交流,财团能够给中燃带来的价值和发展空间,以及由此给员工个人发展提供的机会。 ”
假如新奥和中石化方面能够成功安抚中燃员工情绪,并使这4000名员工不再反对收购,但其依然面临中国燃气部分股东不断增持股份带来的难题。至今,富地石油、韩国SK集团子公司已经超过15次增持;德意志银行也于 1月 5日增持1310.68万股。多家股东增持令中国燃气股价从收购消息发布前的2.8港元升至3.69港元,超过了新奥及中石化给出的3.5港元的收购要约价。这给新奥收购中燃增加了难度。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对于增持中燃股票的股东来说,是绝不可能接受新奥和中石化每股3.5港元的收购要约,这也意味着新奥和中石化要想顺利实现收购,必须进一步提高价格,收购难度显然大幅提高。在新奥宣布收购中燃气之后,其股价不升反降,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投资者担忧新奥的资金问题。如果收购价格进一步提高,则新奥的资金风险将会进一步提高。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3.69港元的价位与两大股东不断增持有关,但富地石油、SK集团可动用资金有限,无法长期持续扫货,而一旦资金枯竭,中燃的股价或回落到3.5港元的要约价格以下,即便SK集团有资本能力在价格回落后,再次出资扫货,但小股东的利益将在股价过山车中受到重创。
收购前景扑朔迷离
中燃股东的增持和近4000名员工的反对,让这宗收购案前景变得愈加扑朔迷离。
尽管遭遇重重阻力,但新奥和中石化似乎并不愿意放弃中燃这块“肥肉”,而是表示“将继续寻找机会会晤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会,讨论两公司针对中国燃气联合提出的收购提议。 ”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来看,这起收购成功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中石化和新奥在未经中燃董事会同意的情况下发动恶意收购,在收购被拒后迟迟未能采取下一步行动,贻误了收购时机,并导致主动权转移到中燃气手中。大股东增持,投资者进入大幅拉高了中燃气股价,新奥和中石化的收购成本已经大幅上升,收购难度也大幅提高。
不过,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却对这宗收购案例前景表示乐观,他认为,“诸多阻力对于最终收购成功来讲不是问题。 ”任何收购都是如此。在这过程中出现一些反对的中小股东的声音,是因为存在着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