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11年度共有295个通用项目获奖,其中化学化工类获奖项目60个,约占获奖项目总数的20%。
从历年化工类项目获奖数量来看,近4年以年均2~3项的速度稳步递增。这意味着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原始创新、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同时,技术创新开始从点式逐步向系统化转变,包括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产业化基地等在内的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在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中,共有12个化学化工类项目摘得国家自然科学奖,14个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34个化工类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被公认为是反映国家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的奖项,2011年度这两项获奖数量共有26项,为历年之最,表明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其中,稀土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合成、组装及构效关系研究等12个化学化工类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绝大多数都在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揭示了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的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有机发光显示材料、器件与工艺集成技术和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高分子多糖生物质加工新技术与产品应用等13个化学化工类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此外,2011年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化工类项目有3项。其中,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分公司等单位针对我国稠油深加工技术几乎空白的现状,首创了环烷基稠油低凝品质表征方法、环烷基馏分全氢型工艺等技术,利用难采、难输、难炼被称为“愁油”的环烷基稠油,生产出了润滑油、变压器油、橡胶油、沥青等高附加值特种油品。截至目前,该项目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主要产品如白色橡胶油和冷冻机油市场占有率位居世界第一,变压器油位居世界第二,有力支撑了我国国防和边疆经济建设。超级浮阀塔板等新技术研究及其在工业节能减排领域的应用、塑料精密成型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等31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吴良镛。澳大利亚纳米材料专家逯高清等8位外国科学家获本年度国际科技合作奖。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