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这些年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17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2项。更令人欣喜的是,其创新成果,90%以上转化为部队保障力和战斗力。
帐篷不重了
炊事帐篷整体减重30公斤,从需要3-4名战士20分钟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到现在仅需2名战士10分钟即可完成;野炊箱组装备连及相当于连建制的伙食单位,由3个箱组和1个帐篷组成,整体减重超过60公斤;单兵携行具支架、后勤车辆等,均可大幅减重……这些都是该所所长张建春所带领的科研团队,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到军需装备后的效果,对提高部队后勤装备运送效率,提高部队机动性意义重大。
“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离不开持续的科技创新。因此,我们必须始终站在战场第一线,部队需要什么,我们就解决什么”,该所政委赵桂林说。就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仅过去的一年,他们就取得一系列喜人成绩:在信息化作战服装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方面,成功研制出一体化作战服装系统样品,集成战场感知、信息处理和综合防护等功能,整体技术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同类产品水平;新一代作战防护服装,形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对位芳纶和木质陶瓷国产防弹材料系列,防弹衣和头盔用国产芳纶材料替代率分别达到100%和50%。
鞋子不臭了
“一年6条毛巾会不够用?”在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调研时,咋听到这个数字,张建春这个北方汉子怎么也想不通。现场考察发现,由于长期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官兵的毛巾一直是湿乎乎、黏答答的。原来,官兵的棉质毛巾不是用破的,而是被霉菌侵蚀破的。每天用这样的毛巾擦脸、洗澡,很多官兵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皮肤病。
无独有偶。在广州军区某部营区,一个大宿舍住着十名战士。一双双作战靴散发出的浓烈臭味,能把想进门的人“顶出来”。
事情虽小,却直接影响官兵战斗力生成,张建春带领研究团队,协调地方企业,研制出一批汉麻纤维制成的毛巾和作战靴送到官兵手中,困扰官兵多年的难题顷刻解决。穿上新鞋的官兵们高兴地说鞋子不臭了,而且不褪色。
坚持科研选题,部队不急需的不立项,部队未应用的不报奖,官兵不满意的不结题。他们把90%以上的科研项目都定在解决部队吃穿防等“身边事” 上。压缩干粮是我军基础军用食品。但长期以来,由于受高油脂成型工艺制约,连续食用易出现烧心、便秘和稀便问题。这个所军用食品研究室主任刘嘉喜带领课题组,发明高压雾化成型新工艺,实现3大营养素和主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全面均衡。新型压缩干粮口感好,营养全面,持续维持体能效果佳,连续食用无不良生理反应。目前他们研制的压缩干粮已试装部队,该课题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大门敞开了
后勤的技装备具有典型的军民通用特征。为实行军需科技装备军民融合式发展,这个所认真实施借人才、借资源、借平台(简称“三借”)举措,敞开大门搞科研。他们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等6家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新型纺织材料在军用被装领域应用为主要合作内容,合作开展试验室共建;与云南航天工业总公司等共建“清洁能源科学与技术实验室”,促进高效节能加热技术的深化研究;组织新一代军需装备发展科技座谈会,邀请14名院士、31名专家教授,深入探讨军需科技装备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该所聘请16名院士为军需科研顾问指导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招聘10多名经验丰富的部队勤务专家和企业技术骨干参与 “四个新一代”后勤装备科研。如今,该所崛起一个学历高、能力强、后劲足的高素质人才方阵:培养出院士后备人选2名,国家千百万工程人选1名,全军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2名,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3名;有3人次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周光召基金会应用科学奖”;有18人次被国家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及总后科技“金星”“银星”和“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