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去年5月,国家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在中石化巴陵石油化工公司就己内酰胺的反倾销立案调查开展企业实地调研。
继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对进口日本、比利时、荷兰、德国、俄罗斯5国的己内酰胺(CPL)征收反倾销税不到3年,2011年1月24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初步裁定原产于欧盟和美国的进口己内酰胺存在倾销,调查机关决定采用征收4.3%~25.5%保证金形式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虽然商务部还没有进行终裁,但这次己内酰胺的“二反”在业内引起了巨大争议。己内酰胺的下游行业认为,如果反倾销再次成功,下游产业不仅成本高涨,日子难捱,或将有“灭顶之灾”,近40万员工也可能下岗。
上游钵满盆满 下游举步维艰
己内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聚合生成聚酰胺切片,锦纶生产企业是其最主要的下游客户。目前国内仅有4家己内酰胺生产企业,分别为南京帝斯曼东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南京化学工业公司与帝斯曼集团纤维中间体公司组建的合资企业)、中石化巴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石家庄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和巨化集团。不但全部为国有企业,而且中石化处于主导地位。反倾销一经实施,国内己内酰胺价格就完全由这4家企业说了算。
根据中国化纤经济信息网监测数据显示,己内酰胺“二反”立案当天(2010年4月22日),进口己内酰胺现货价为22400元/吨,东欧货成交价为2665美元/吨。而在今年1月24日初裁后,己内酰胺价格就一路飞涨,到今年3月8日,现货价和东欧价已分别涨至28700元/吨和3560美元/吨,涨幅为28.1%和33.6%。在国内掌握己内酰胺绝对价格话语权的中石化,在2010年3月其己内酰胺揭牌价仅为20950元/吨;2011年2月升至28100元/吨,涨幅高达34.1%。在此期间,己内酰胺的原料苯价格仅上涨42美元/吨。
中国化纤经济信息网监测数据还显示,今年以来,每吨己内酰胺的毛利润在12000~13000元,净利润在8000~10000元。
但其下游却开始叫苦连天。
据一些锦纶企业反映,己内酰胺“二反”一开始,就已严重打破了锦纶产业的供需格局,价格飞涨,成本陡增,下游企业生存岌岌可危。“如果说以前我们还能有件衣服穿,今年被压得连背心儿都快没了!己内酰胺价格一路上涨,很不稳定,导致我们也不敢向下游客户进行产品报价。行业基本没有利润可言,‘保命’是第一位的。”江苏骏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耀祥如是说。
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锦纶专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二反”使得己内酰胺原本供应紧张的矛盾更加突出。由于缺乏原料,浙江美邦、山东翔宇等企业已竣工的锦纶新聚合装置被迫推迟投产,福建锦江科技、浙江义乌华鼎等企业的大型在建聚合项目不得不放慢进度。极高的原料成本,已经把这些年来国内锦纶聚合产业通过技术创新辛苦得到的国际竞争力全部抵消。预计2011全年锦纶企业开工率将下滑到65%以下,可能会影响30万~40万人的就业稳定。
己内酰胺反倾销使下游锦纶行业开工率大幅降低,很多企业都放慢了生产的脚步。图为江苏南通一家锦纶企业生产车间。
保护并未解决 产量质量问题
据业内专家介绍,国内己内酰胺产品长期存在产量不足和质量不优两大问题。而不让国外产品进入,则加重了两大问题,致使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供需矛盾更加尖锐。
产量不足。据了解,我国的己内酰胺工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到上世纪80年代之前,基本都是规模小、技术落后的装置。而从80年代起到现在,国内一直就只有这4家己内酰胺生产企业。2010年国内己内酰胺总产能约58.5万吨,实际产量接近50万吨。而近10年来,国内己内酰胺表观消费量(进口量+国产量)从1994年的13.93万吨增长到1997年的22.1万吨,再增长到2002年的48.94万吨,2009年继续增到93.19万吨。年均增长率一直在17%左右。数据显示,1995年国内己内酰胺的自给率为34.4%,2003年“一反”以后,我国己内酰胺的自给率不但没提高,反而更低。2003年为27.85%,2005年为22.85%,2009年只有21%,为历史最低点。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锦纶专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满足国内对己内酰胺产品的需求,从上世纪80年代起,国内就一直需要进口。根据需求,己内酰胺的进口依存度长期维持在60%左右,市场才能稳定。据权威数据显示,“一反”之前的2002年,国内己内酰胺的进口依存度为62.27%。到2008年6月,“一反”到期时,国内进口己内酰胺依存度为64.52%,反而高于“一反”之前。业内人士认为,这充分说明,虽然政府帮助己内酰胺行业阻挡了一次国外产品的竞争,为国内己内酰胺企业争取了机会,但国内己内酰胺企业并没有借这个难得的机会扩大产能,产量仍旧没有跟上下游产业的发展速度。最后,下游企业还是不得不进口己内酰胺,只不过价格同样涨了。
质量不优。江苏骏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海阳化纤有限公司、浙江金华市亚轮化纤有限公司等一些锦纶企业表示,国内这几家己内酰胺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与欧美进口产品比较,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优等品率、质量稳定性、杂质含量等方面无法完全满足高端民用丝产品的生产需要。“宁愿高价购买进口货,也不愿意用质量不稳定的国产货。”这些企业如是表示。
既然国内己内酰胺始终无法满足下游市场的需求,为何还要对国外产品进行反倾销?
很明显,因为国外产品的涌入,4家国内企业受到了极大的竞争威胁。所以,一些企业利用对政府的影响,力主反倾销。一旦反倾销,国内己内酰胺价格基本上就是中石化说了算,上游供应商客观上就拥有了垄断权。这就必然形成上下游“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众多下游企业负责人指出,8年以前,政府对己内酰胺产品进行了第一次反倾销,虽然对我们来说是个伤害,但如果国内己内酰胺企业能够借这个机会追赶,在扩大规模、增加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我们也就认了。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遗憾的是,国内己内酰胺企业并没有在产量上达到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的水平,技术上也没有明显进步。究其原因,就是反倾销使这些企业一夜之间获得了巨大的利润。既然不用竞争也能获利,谁还愿意费那个劲提高自己?反正顶不住了还可以要求政府出面反倾销。果然,现在“二反”又开始了。同样的轨迹,又一次复制,“二反”受益的还是那几家企业,下游企业还要因此饱受涨价之苦。这怎么有利于下游的正常发展,怎么有利于上游的尽快进步呢?
应该打破垄断 上下游共发展
CCIN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这样一种观点:己内酰胺的“二反”在一定程度上将限制国外己内酰胺产品低价涌入,这样会加快欧美国家对中国己内酰胺技术的输出。但CCIN记者也听了截然相反的观点:“一反”结束了,但国外大量输出技术的结果并没有出现。这一教训告诉我们,国外企业并不会按照我们的路线图走,我们不能一厢情愿。
业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锦纶企业负责人这样告诉CCIN记者:“搞己内酰胺项目,一是投资大,二是技术难。技术是核心问题,其次才是资金来源。如果说国外公司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转让技术还有可能的话,今天这些外国企业是万万不会把核心技术转让给我们的。中国只有靠自己自主创新,否则不可能突围。”
一些企业表示,手心手背都是肉,为什么只想到保护上游?如果政府真的想保护,那就索性连同下游一并保护起来好了。如果做不到,那就应该上下游都放开,让市场解决问题。既然上游企业那么担心国外产品的进入,那么就应该扩大己内酰胺领域,让不怕竞争的民营企业进来。
“我们也想过自己生产己内酰胺,但困难确实很大,特别是己内酰胺的上游原料由中石化控制,他们不放开,谁也搞不了。”江苏一家化纤企业负责人说。
据了解,近几年来,国内也不断传出新建己内酰胺装置的消息。例如浙江恒逸新建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装置;江苏骏马化纤集团有限公司新建一座20万吨/年的己内酰胺工厂;浙江三鼎控股集团有意介入己内酰胺产品行业,准备投资建造年产5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山东博汇1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等等。但往往过了一段时间就没了下文,主要原因一是技术二是原料。结果,这些新项目就只能立项,没能有实际产出。有些企业曾想和中石化联手,由中石化出技术,共同扩大国内己内酰胺的规模。但据知情者透露,中石化还是一句话:意欲控股。
“国家反倾销的目的是保护国内产业,我们这些下游的民营资本就不是国内产业吗?”多家化纤企业都发出了这样的质疑。
图为国内某企业的己内酰胺装置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