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橡胶 >> 政策法规 >> 正文
橡胶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纲要
2011-8-4 来源:中国橡胶工业协会
关键词:橡胶行业 “十二五” 指导纲要

   为认真总结橡胶行业“十一五”以来的发展经验,贯彻国家关于科学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和环保等产业政策,研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度影响,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决定组织编制橡胶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纲要(以下称纲要)。
  
  一、关于纲要编制的总体设想   

  1.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纲要,要以“橡胶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为基本原则。

  2.产能规划原则:在分析国内外市场需求前提下,对重点产品市场进行量化指标预测。要弱化产能规划,严防低水平产能扩张和重复建设;突出以科技进步为企业发展动力,针对市场预测,提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发展意见。

  产业规划原则:分析国际大公司前沿先进技术和产品研发经验,制定行业重点通用技术研发规划和实施步骤。对实施产业整合,推行大公司集团战略提出具体的、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供政府部门决策。

  3.确定纲要编制综合提纲。主要是:“十一五”行业发展概述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的主要差距。发展目标包括配套行业发展预测,市场需求分析,重点产品发展量化指标预测。淘汰落后产能,禁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建立产业准入机制,提高产业集中度目标。高技术含量、自主创新和特色产品发展目标。加强行业自律,扩大产品质量授信范围,培育品牌和名牌产品的规划目标。坚持循环经济理念,大力推进绿色产品生产,调整工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总体目标。所需国家相关配套政策支持。
  
  二、关于纲要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走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的发展之路;

  坚持自主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实施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效益创新,以节能、安全、环保产品替代老产品,培育和争创世界名牌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走集团化发展之路,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

  三、关于纲要的实施意见
  
  (一)“十一五”执行情况回顾和主要特点

  1.“十一五”期间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见表1。

  2.“十一五”期间,橡胶行业在发展进程中具有以下特点:

  (1)产量持续快速增长,规格品种更加丰富。

  与“十五”相比,轮胎总产量净增1.4亿条,子午化率提高20个百分点,规格品种超过2000个;其它主要橡胶产品均呈现增长趋势。
 
  (2)企业规模明显增大,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全球轮胎75强中,由“十五”末的16家升至22家(2010),载重子午线轮胎年产量超过200万条企业 12家,轻载、轿车子午线轮胎年产量超过500万条企业达到14 家。山东和江浙成为子午胎生产最集中地区,占全国总产量80%。

  高强力输送带35%集中在协会推荐的四大品牌企业;胶带行业经重组,高压钢丝增强胶管和汽车用胶管等管带生产企业,基本形成国企、民营、外资和地域性管带产业集群。

  受汽车工业高速发展拉动,专业为轿车配套橡胶制动元件的40家企业中,销售额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占据国内轿车配套市场总需求量的45%,产业呈逐步集中趋势。涌现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亮点企业。

  (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促进产品结构调整。

  与“十五”相比,轻载、轿车子午线轮胎基本实现无内胎化,高性能、超低断面和高速度级别的轿车子午胎快速发展;无内胎载重子午胎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工程机械子午胎取得明显发展。

  胶带行业继续淘汰低强力骨架材料,以合成纤维和钢丝绳芯作骨架的输送带超过输送带总量的90%,线绳结构的V带占到V带总量的90%以上。汽车多楔带和同步带发展迅速,由于新型原材料的应用,使耐热、耐油、耐疲劳性能提高,大量应用于摩托车V带、农机V带等产品。普通用途织物芯输送带向高强度方向发展,钢丝绳芯输送带注重提高抗冲击、防撕裂、耐磨耗等性能。具有功能性和特殊要求的输送带发展迅速,耐热、耐寒、耐油、耐酸碱以及大倾角输送带的性能和产量不断提高,在食品、电子、机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VC、PVG整体带芯煤矿井下用阻燃输送带已能满足用户需求。

  胶管结构编缠化和树脂化有了明显进展。钢丝编织和缠绕胶管产量所占比例大幅提高。

  废旧橡胶利用率在“十一五”期间达到80%以上,较“十五”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废旧轮胎利用率由65%提高到89%,非轮胎类硫化橡胶利用率由30%提高到60%。诱发再生橡胶“二次工艺污染”的矿物焦油用量降低40%,低臭无迁移污染的新型助剂使用量扩大35%。高效环保活化剂得到广泛应用。

  子午胎活络模具已经从主要依靠进口发展到基本国产化,并有部分模具出口到欧美国家。

  (4)企业开始重视品牌建设;对主要橡胶产品开展质量授信活动。

  在中国载重子午胎十大名牌基础上,协会向社会推荐轿车子午胎6大品牌,不但形成品牌效应而且得到用户认可。生产企业积极参加由协会组织向社会推荐的品牌产品,陆续向社会推出炭黑、再生胶设备和助剂、工程橡胶产品等。

  产品质量授信方面,共对9大类产品27个品种进行了质量授信,有80家企业参加这一活动,授信品牌达130个。

  (5)两头在外格局未变,依赖出口为主要增长方式。

  与“十五”相比,轮胎出口持续增长,出口额翻番,出口量占总产量40%。

  胶鞋出口企业占企业总数的70%,三资、民营、个体企业已成为出口主体。

  3.主要差距

  轮胎企业数量众多,产业集中度有待加强;基础研究薄弱,技术标准仅局限于轮胎本身,检测项目少且方法简单;工艺过程控制和工艺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行业法律法规建设和技术标准水平急待提升。

  力车胎、胶管胶带等产品经济增长模式还未从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品牌培育、科研开发、生产规模、计算机应用技术、工艺控制和管理现代化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胶鞋产品企业规模小而散,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竞争力较低,“绿色、环保”意识差,没有世界级的知名品牌,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易引发贸易摩擦

  为汽车配套的橡胶减震、制动元件生产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差,产品规模小,专业化不强,与外资品牌相比缺乏竞争力。
  
  (二)“十二五”主要产品需求预测和规划目标

  表2 “十二五”主要产品需求预测和规划目标

 (三)贯彻产业政策,提高产业集中度

  1.由工信部组织制定的《轮胎产业政策》就产品、技术、结构调整、配套条件建设、市场准入、投资管理、进出口管理、品牌与服务、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导向。按工信部要求,轮胎产业政策发布后要进一步研究提出贯彻产业政策的实施细则和研究提出摩托车轮胎行业准入及认证条件,橡胶协会也将配合工信部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为了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实现增长方式转变,在“十二五”期间,轮胎行业应进一步限制斜交轮胎生产能力增长,积极扶持高性能节能环保子午线轮胎的发展。鼓励优势企业通过兼并合并重组等方式整合存量生产能力,扩大企业规模。包括民营企业间的并购,国有企业的重组和上市公司资源整合整体上市等。力争在“十二五”末形成一两家进入世界销售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销售收入接近40亿美元),使国内前十位企业的产值集中度超过50%。

  2.力车胎行业要淘汰90%以上产品质量不达标、环保不达标的落后生产能力;形成高、中、低档产品两头小中间大“腰鼓型”的合理结构;建设和完善全国力车胎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力车轮胎轮辋标准机构,100%产品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

  3.胶管胶带行业要淘汰产能落后、污染严重、资源浪费的企业,促使强势企业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无污染、长寿命的产品为发展方向,努力开拓中高端市场,重点发展环境友好型、能源节约型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品。

  4.橡胶制品行业要推动规模化企业发展,调整产业布局,淘汰低水平产品和作坊式企业。提高轮胎模具优势产业集中度,提高行业整体协作配套水平,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5.胶鞋行业应本着有利于提高集中度和扶优扶强,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等原则。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应以发展中高档产品和出口为主,以拥有技术和品牌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为主进行重组联合,部分企业和产品将会向中部和西北、东北地区进行梯度转移,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6.炭黑行业以淘汰落后、提高产业集中度为重点,具体为不再新建规模在5万吨以下的炭黑厂;不再建设产能在2万吨以下(包括干法造粒和湿法造粒)的炭黑生产装置。限期淘汰总规模在5万吨以下、技术装备落后、能耗高、排放超标、作业环境不好的炭黑厂。立即淘汰规模在1.5万吨以下的干法造粒的生产装置。培育5~7个规模在50万吨左右,可与跨国炭黑公司抗衡的炭黑集团。

  此外,要研究新建炭黑企业、新建管带(输送带100万平方米以上、胶管100万Bm以上、V带300万Am以上)企业和新建医疗器械类乳胶制品企业行业准入条件,以及现有企业的整合标准,逐步实现园区化、等量代替和有进有退的发展模式。
  
  (四)坚持自主创新和发展特色产品

  1.要努力提高无内胎载重子午线轮胎的比例,轿车和轻载子午线轮胎提高扁平化、大轮辋、高性能产品的比例。提高轮胎综合性能,如滚动阻力、噪声、湿滑等方面性能水平。开发生产针对高中档汽车配套水平的产品,向中高端市场拓展。积极开发和应用天然橡胶替代品,加强异戊橡胶的开发和应用,加快杜仲高产橡胶培育速度和规模,开发和研究应用其他橡胶资源。研究和应用先进生产工艺和装备。积极开发低温混炼工艺,推广应用载重轮胎充氮硫化和电子辐射预硫化工艺。此外还应完善研发手段,建设轮胎共享研发条件平台。

  2.开发汽车工业所需的高速耐高温同步带等高新技术传动带,拓展其使用领域。开发能够满足煤矿工业所需的井下用分层织物芯输送带及低烟低毒井下用阻燃输送带,将直经直纬带芯输送带工业化,提高管状输送带和高倾角输送带等新型输送带技术水平,扩大其市场份额。重视耐热输送带的开发,进一步提高耐热等级和延长使用寿命。

  提升汽车用胶管制造技术和产品性能,填补国内高档汽车用胶管的空白。加快高压钢丝编织胶管和缠绕胶管的更新换代速度,使脉冲寿命达到发达国家胶管100万次水平。研究开发海上输油胶管、高压钢丝增强树脂软管、无噪声汽车刹车胶管、节能胶管、薄壁胶管和轻体胶管、耐特殊介质和环境胶管等。进一步推广无铅胶管工艺。通过改进工艺,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胶管轻量化和产品特色化。

  3.橡胶制品行业要加快汽车橡胶配件产业及公路、铁路、水利和建筑等基础设施橡胶制品的研发和应用,鼓励自主研发,提高产品档次和水平,形成特色鲜明的系列产品。

  轮胎模具以发展精密轿车胎模具、载重子午胎活络模具、大型工程胎模具为重点,不断提高大型、精密的高档模具比例,形成几个国际性大型轮胎模具开发制造基地。

  4.要加快低滚动阻力炭黑和功能型炭黑新品种研发推广应用工作,开发市场急需的高性能炭黑、低滚动阻力炭黑和汽车用橡胶制品专用炭黑新品种;开发生产性能更好的色素炭黑和导电炭黑功能性新品种。
  
  (五)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大力推进绿色产品生产

  1.努力降低轮胎产品生产能耗,推广节能轮胎生产技术,贯彻实施《轮胎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国家强制标准,实现轮胎产品单位能耗到“十二五”末比“十一五”末降低20%以上的目标。认真贯彻《子午线轮胎清洁生产》环境标准,实现清洁生产和安全环保,在行业内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全面提升技术、能耗、清洁和管理水平,向国际先进看齐。积极向国际化工和轮胎环保要求靠拢,禁止或限制使用毒害或污染材料,推广采用环保型材料。

  2.要认真关注国际安全、节能、环保法规的出台,积极应对并改进产品设计和工艺条件。安全法规如美国FMVSS139轮胎测试标准,对汽车轮胎低气压状态下的高速试验速度明显提高,耐久性试验里程提高到原来的1.5倍。

  环保法规如欧盟REACH法规,许多橡胶助剂和炭黑等均在预注册范围内,对轮胎等橡胶制品虽不直接注册,但需要建立起绿色供应链和进行REACH法规符合性评估。因此带来原材料调整和工艺技术改进等联带工作。

  节能法规如欧盟提出《关于燃料效率及其它基本参数的轮胎标签的指令》,将对进入欧盟市场轮胎实行分级和粘贴新标识。该规范对不同类型的轮胎分别提出了抗湿滑性、滚动阻力和滚动噪声方面的最低要求,而且要求指标越来越严格。美国也要求轮胎零售商须把包括燃油效率、湿路面牵引力以及胎面耐磨性这三项指标级别的标识贴在轮胎的显著位置上。日本、韩国也在酝酿制定低油耗轮胎的非强制性标准和出台新轮胎评级制度。

  3.炭黑行业要严格贯彻执行《炭黑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国家强制标准,对未达标企业要进行限期整改,复查仍不达标的必须停止生产。“十二五”期间,进一步研究改进炭黑反应炉工艺,降低原料油消耗。推广新型高温空气预热器、热效率更高的余热锅炉和开发急冷锅炉,充分利用烟气显热。提高低碳意识,在降低消耗和利用尾气物理热、化学热基础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推广应用新型高效滤袋和袋滤器,积极采用烟尘监控系统,降低炭黑烟尘排放量。开发和推广尾气燃烧废气的脱硫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开发废气脱氮和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技术,进一步提高环保水平。推广应用炭黑污水处理和回收利用技术,实现污水零排放。推广炭黑输送和包装设备密封吸尘新技术,提倡采用大包装和槽车送货方式,减少炭黑粉尘污染。

  4.力车胎行业要进一步开展“再生胶”的应用研究,克服“臭味、色迁移和硬度反弹”三大缺陷,使再生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推广“导热油炉”为力车胎硫化热源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导热油炉”的应用水平。研究“中压过热水”为內压的“胶囊硫化工艺”,进一步降低能耗和“三废”排放量。开展以治理“黑、白粉尘和硫化烟气”为重点的工艺提升措施,创建一批“清洁生产”的先进企业。

  5.认真执行《再生橡胶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标准,在行业内逐步建立起优胜劣汰机制。该标准的实施,将对现有生产企业进行清洁生产考评,预计将有20%和50%的企业,达到优秀和良好标准,另将有15%的不合格企业需进行对标整改,如复查仍不达标则将停止生产。同时,认真搞好再生胶行业“十一五”自主研发的12项新技术、新工艺及节能工装的全面转化工作,使其达到节能20%,减排15%目标。

  6.其它行业如胶鞋要大力推进绿色产品生产的“四新”的研发应用,用高新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鞋业。橡胶助剂工业属精细化工领域,主要原材料为苯胺及其衍生物,清洁生产十分重要。要坚持科技创新,继续以环保、安全、节能为目标,发展和生产绿色产品。
  
  (六)加强行业自律,培育品牌产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1.继续开展行业自律规范的制定和达标活动。

  “十二五”期间坚持开展行业自律活动仍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动力之一,继续认真贯彻执行已制定的品牌产品、原材料等行业自律规范,进一步加强行业内协调和交流,提高自律水平和自觉性,同时加大行业自律规范制定范围,以科学的方法和行业认同的方式,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轮胎在“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规范国内轮胎市场秩序,加强行业自律,稳定轮胎价格,倡导物有所值,诚信经营,做好“三包”服务。面对出口产品不断扩大的现实和日益增多的国际贸易争端,要加强协调与自律,特别要注意避免恶性的价格战;建立正面应对、团结一致、协商解决的应对机制;同时还应重视出口产品的转型和新市场的开拓,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学习国际先进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不断提高轮胎经销商的营销理念和科学管理水平。建立起更加科学、现代化和符合国情的轮胎营销网络、物流、仓储机制。探讨专业化的第三方轮胎鉴定和理赔机构的可行性,解脱生产商繁琐的理赔程序,最大限度保证公平竞争。

   2.总结经验,继续开展橡胶产品质量授信活动。

  质量授信是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创立的一种行业自律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实施名牌战略,整顿和规范橡胶产品的市场经济秩序,积极开展行业自律活动,保护优质品牌的声誉,维护消费者权益。

  “十二五”期间,协会将继续扩大产品质量授信范围,拟在橡胶制品、橡胶助剂、轮胎模具、自行车外胎、医用手套等产品实施质量授信。通过这一活动,使主要橡胶产品质量受控范围控制在80%以上。

  3.在开展产品质量授信的基础上,优选出产品质量好,市场信誉好,售后服务好的品牌,以协会推荐的形式向市场推出,进一步扩大企业和品牌的市场知名度。

  自“十一五”以来,协会先后向市场推出轿车子午胎、炭黑、再生胶设备和助剂、工程橡胶产品等协会推荐品牌。“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开展品牌推荐活动,年底预计将有橡胶密封制品、橡胶助剂、子午胎活络模具协会推荐品牌问世。

  继续开展培育和发展诚信轮胎经销商活动,培育发展和壮大品牌轮胎营销队伍。
  
  四、关于政策支持
  
  (一)建立行业准入机制,限制和淘汰落后产能发展。

  认真执行工信部发布的《轮胎产业发展政策》,该产业政策对轮胎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搞好结构调整和品牌培育,推进轮胎产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改善产业布局,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知名品牌等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以下产品范围建议工信部制定行业准入条件:摩托车外胎、炭黑、胶鞋、避孕套、重要橡胶制品、轮胎活络模具、胶管胶带产品等。由政府立项,协会具体组织编制和实施,以利从政策上限制和淘汰落后产能,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低价竞争,对列入行业准入条件的产品,未达标者地方政府部门应不予注册登记,新立项不予批准,不享受投资信贷和税收优惠政策等。如力车胎产能已经严重过剩,国家应从土地使用、环保审批、资金信贷等方面限制新建企业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只准异地搬迁、技改产能的扩建和高端产品产能的建设。应以立法的形式,严格行业准入制度的实施。

  建议国家制定落后产能的退出政策,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调整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是实现行业节能目标的重要手段,但淘汰落后产能牵涉到地方经济和社会就业等因素,国家没有相应的退出机制,难度很大。因此建议国家尽快出台落后产能的退出政策。
  
  (二)建议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橡胶行业在利用外资方面实行了全方位的开放政策,以轮胎为代表的多家跨国公司悉数在中国建厂,为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发挥了作用。由于国内产能迅速膨胀,产业结构也需调整,外资利用也要提高建厂的准入条件和合资水平,严格限制与现有国内同类技术水平和产品的外资厂商来华建厂或收购兼并国内企业做内销产品;在华以出口为主的外资企业,不得全部转产向国内销售中低档产品;鼓励世界知名品牌厂商在国内设立有产品研发,检测技术的高等级研发中心。
  
  (三)支持企业实行产学研结合,创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政府应加强对行业共性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创新项目的支持,并大力支持研究机构或高校和企业之间开展产、学、研合作,以此来快速提高行业的技术水平。利用产、学、研方式积极开发研制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建成一批有世界水平的科研开发、制造、培训与信息中心。通过提升企业的研发实力,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技术,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来替代进口。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应直接给予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提升其盈利能力。

   (四)建议国家降低天然橡胶和胶乳进口关税和调整出口退税,以降低轮胎等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橡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目前,我国轮胎出口退税是在征收关税后再返还,容易形成国外反倾销、反补贴的借口;我国天然橡胶需求不断增长,供应紧缺,国际主要出口国家操纵价格,造成我国橡胶工业企业成本居高不下,发展受制。促进企业调整来料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比例,降低来料加工贸易份额,提高一般贸易份额,以促进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同时,建议国家建立橡胶工业所需的橡胶等原材料国家储备库,加大国储胶的投放力度,重点面向重点轮胎等橡胶企业投放,从长远考虑应增加天然橡胶储备量,关键时刻以平抑胶价。
  
  (五)坚决要求把旧轮胎列入禁止进口目录,希望能够引起上级主管单位的重视。进口旧轮胎将影响安全、环保和冲击新胎市场。此外,从循环经济方面考虑,呼吁国家给予再生橡胶优惠政策支持,希望国家能恢复“废橡胶、再生橡胶”列入《资源综合利用目录》。
  
  (六)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指导汽车行业建立轮胎商务认证制度,明确汽车企业配套轮胎商务认证的程序和标准,建立国内轮胎企业进入汽车配套的通道。在满足商务认证条件下,希望出台政府采购和资金补贴等政策,支持和鼓励配套和更换国内品牌轮胎。创造条件实行轮胎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七)加强轮胎等橡胶产品相关标准制修订。重点是轮胎安全、节能和环保方面标准要求与国内轮胎生产制造技术的配合发展,切实通过分阶段实施的标准引导和促进轮胎企业提高产品技术和质量水平,同时促进轮胎产品结构调整进程和轮胎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八)通过政策法规促进轮胎翻新。配套政策包括更严格限制超载的法规;购买和使用翻新轮胎的鼓励政策;可翻新轮胎的资源整合和收购政策,促进轮胎翻新企业经营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快《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法规的制订并尽早出台。

   (九)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防范和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橡胶加工产业的危害,积极应对和化解国际贸易摩擦。加快建立橡胶产品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密切跟踪、收集和整理国外橡胶产品贸易摩擦相关信息,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组织企业早准备、早应对,最大限度维护出口企业的权益。

   (十)政府应继续支持协会承接政府委托的工作,为制订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业标准等提供有力支撑,承办行业准入条件制订和实施细则,起草并推动实施行业标准和对标达标活动。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王)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