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城湖一带,天蓝、水清,是南京最美的地方之一。前不久,选址固城湖畔的全市首座生态观测站通过验收,站内用的都是世界一流的观测设备。
这个站与普通的环境观测站有何不同?观测员又在执行哪些“特殊任务”?带着这些问号,昨天,记者专程探营,与观测员何诚成一道,体验了一次实地观测。
上午,雨势不小。车至高淳县城东,沿着固城湖圩区钻进小路,曲曲折折约摸20分钟,固城湖生态观测站到了。这段路,何诚成最近几乎每天走一趟,他是观测站的一名观测员,也是高淳县环境检测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夏季高温多雨,湖水容易富营养化。立夏以来,天一下雨,我就得过来盯着水质变化。”他说。
观测站在固城湖圩区内,是一幢3层的小楼,正对着大湖区取水口。何诚成告诉记者,水质监测是观测站选址固城湖的一个原因,“固城湖的水,不仅关系着数千蟹农的腰包,而且关乎20万居民饮水安全。”
一楼传来嗡嗡的机器声,那是正在运转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常规监测,从取样到数据出炉,普通仪器通常需要2个小时,而该系统最快只要45分钟。常规监测之外,该系统还能对叶绿素a、蓝绿藻等项目进行监测。
“在江苏12个省管湖泊中,固城湖水质是苏南地区最好的一个,透明度也较其他湖泊高。去年这个时候,固城湖出现蓝藻,恰逢观测站试运行,就是因为监测得快,才在蓝藻形成规模前抑制住长势。”当时,何诚成日夜值守在一楼一间实验室内,与成百上千个数据打交道。“今年5月,仪器观测显示湖水富营养化指标略微升高,县里立即组织打捞水草。一个季度过去了,固城湖的水始终保持着清澈。”
3楼的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同样罕见――除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等常规监测外,还能监测雨水成分、辐射、能见度……
5米多高,像探头一样伸向空中的能见度监测仪,全市没有第二台,其精密程度全球领先。
“这些仪器总投资近300万元,不少我们也是头一次接触。”尽管仪器监测是全自动化的,但日常的调试、维护还得要行家来操作。开始与这些“新家伙”打交道时,何诚成也是门外汉:“要学的实在太多。”他已记不清翻了多少书,才掌握了“与机对话”的要领。
说起自己这份工作,何诚成很骄傲。“我是在用最棒的仪器值守在最美的地方。”他说,这座观测站不仅让固城湖有了“生态岗哨”,而且让全市环境监测有了“对比色”。固城湖一带连续20年灰霾天数基本维持在年均10天的水平,可南京主城区去年就有173个灰霾天,固城湖的监测对分析研究治霾之策有重要意义。这也是观测站选址固城湖的另一个原因。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一个信息:市环保局将在全省空气质量对照区――六合区竹镇镇止马岭一带,建设全市第二座生态观测站。止马岭处于化工园上风向,观测站监测数据将为分析研究工业废气污染治理之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