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接受采访说,“PX项目不是不能建的问题,而是‘能否保证将洪水猛兽受到控制的问题’”。
目前的环评,则常常是“走过场”。由企业和当地政府主导的环评,目的仅仅是“为通过而通过”,也没有任何制约及监督,多数项目的环评都属于暗箱操作,质量极低。而且,弱势的环保部门与追求GDP的地方政府之间,也同样矛盾重重。
这一次,如果不是台风“梅花”,大连人其实和茂名人、南京人一样,对该地的PX毫不知情。大连上演的群体反对PX事件,开始令引进项目的各级政府惴惴不安。
因为采访中国PX项目,记者共计采访了工信部化工处、石油与化工规划院、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金陵石化、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保局等各相关单位,他们均以各种理由推诿拒绝。石化规划院的一位专业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这段时间太敏感,实在不能谈此事。”即使是关于化工行业的“十二五”规划,回复也是“更不能说了”。
高危性令人谈PX色变
人们最先认识PX,是因为厦门人。这种让人“避之不及”的物质从此恶名远扬。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PX是“对二甲苯”英文P-Xylene的缩写,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厦门市民间曾传言PX有剧毒,也是高致癌物。事实上,“对二甲苯”属低毒物质,但易燃、有毒,是一种危险化学品,对胎儿有极高致畸形率。
根据中山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彭峰对本报的解释,PX来自于石油,由石油提炼出MX(混二甲苯),再提炼出PX对二甲苯,然后PX又可以生产出诸多原料或产品。在这个产业链上,上游的石化行业和下游的化纤行业,都离不开PX。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比如涂料、涤纶、树脂、医药工业的生产,都需要用到PX。”换句话说,我们喝水的矿泉水瓶,和身上穿的衣服,可能都与此物相关。
正因为它的工业重要性,能够带来的巨额GDP,以及行业高速发展带来的需求,使各地政府都乐于热情拥抱PX项目。国家发改委也将其以国家战略的高度纳入“十一五”规划中。在工信部的官方网站上,文件《对二甲苯(PX)“十一五”建设项目布局规划》能清晰地看出,它在中国的版图上,将发展得如火如荼。
规划介绍,2005年底全国PX产能达269万吨,“十一五”期间拟新增PX产能598万吨,到2010年总产能达到867万吨,届时可满足国内PX需求量的85%以上。
新增的产能,绝大多数由新建的6个PX项目承担,分别是华东三个、华南两个、华北一个。还有一个是被从厦门赶到漳州古雷半岛的“腾龙芳烃厦门有限公司”的PX项目,原计划年产量80万吨。
其他五个项目分别为,“投产于2006年的中石化金陵石化分公司,年产量60万吨,项目进度显示已核准,在建;投产于2007年的中石化茂名石化分公司,年产量60万吨,项目进度显示已完成评估,缺环评;投产于2008年的中石化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年产量70万吨,项目进度显示缺项目申请报告;投产于2008年的国有民营大化集团搬迁配套项目,年产量45万吨,项目进度显示已核准;投产于2009年的中海油南海石化PX项目,年产量100万吨,项目进度显示已核准”。
除这些近年来新建的PX项目,早年生产PX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中石化,只是产量尚小,比如上海石化、天津石化、扬子石化和中石油乌鲁木齐石化等。“十一五”期间,也都根据市场需求相应作了扩建工程。
PX布局暗藏诸多风险
令人们担忧的是,这些石化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而且,从规划中看出,多数PX项目布局于人口密集的城市,甚至是水源地。
早在2006年,时任国家环保局副局长的潘岳曾掀起一场矛头直指化工石化行业的环保风暴。
当时,全国重点排查的127个化工石化类项目,“布设在江河湖海沿岸的87个,占68.5%;布设于城市附近或人口稠密区的60个,占总数的42.7%;布设于生活(产)水源取水口或自然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和珍稀水生物栖息地的37个,占29.1%”。
而该项环境安全大检查的结果显示,“化工石化行业存在较明显的布局性、结构性环境隐患。在环保总局直接抽查的78家化工石化企业中,有30家规划布局不合理;甚至一些高污染、高危险的建设项目布设在人口集中居住区域、江河湖海沿岸的饮用水水源地上游,一旦发生突发性污染事故,后果将非常严重。”
此次环保总局重点排查对象之一,也是令南京网友“I’scared”担心的PX项目—即金陵石化。在其官方网站上,企业的地理位置,是这样描述的,“位于南京市东北郊栖霞区,北濒长江黄金水道,南临京沪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西与新生圩港口相接”。其实,根据google地图,可以测算出,金陵石化距离南京市中心不到25公里,距离长江不到1公里,距离仙林大学城不到3公里。
但当记者采访金陵石化办公室欲了解项目状况时,工作人员说:“我们只是个小企业,没什么好说的。”遂挂了电话。
类似石化项目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彭峰介绍,尽管PX的毒性并不会比苯和甲苯更大,但它属于易燃易爆物,和炼油厂类似,最怕泄漏和火灾。“工业生产的需求必须满足,同时控制风险也要靠企业管理能力和技术手段。”
据人民网的报道,大亚湾石化区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油分公司运行三部400单元的重整生成油塔底泵机械密封泄漏着火。彭峰说:“这类事故必须马上检查生产过程中是否有不完善的地方。”
“把洪水猛兽关进笼子”
中国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接受本报采访说,“PX项目不是不能建的问题,而是‘能否保证将洪水猛兽受到控制的问题’”。
“这一次大连的PX项目提出搬迁,代价非常大。这些都因为当初规划不当、没有引入公开机制,受到合理监督,而引起尖锐的群体对抗的恶果。像类似能创造很高GDP的项目,无论是企业还是当地政府,都希望快上马,这就容易催生暗箱操作,貌似效率很高,其实代价很大。这次大连事故就是如此,公众之前毫不知情,突然发生了事故,人们对其中的污染控制就会不放心。”
他还解释,类似风险大的项目,应该实施更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而目前的环评,则常常是“走过场”。由企业和当地政府主导的环评,目的仅仅是“为了通过而通过”,也没有任何制约及监督,多数项目的环评都属于暗箱操作,质量极低。
而且,弱势的环保部门与追求GDP的地方政府之间,也同样矛盾重重。“环保局是有一票否决权,只要他们不给通过,项目即不能上马。”但多数情况是,“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如果否决项目,有可能该环保局局长就会被换掉,直到项目通过为止。
缺少公民参与和信息公开的项目,往往受到公众的质疑和反对。“如果能够学习西方,企业所有有害排放物质都能定期公布,高污染的企业,甚至实行在线实时监测,每分钟的排放数据都公布上网,有据可查。如果能够做到这些,民众也不必一味反对或者抵制了。”
对于现行的环境保护,他说,无论是法律依据,还是执行操作层面都有很大的缺失,“从法律上讲,很多都只有原则没有细则,比如,对于高污染企业就没有严格的界定;执行不到位,没有公开、没有监管的现象比比皆是”。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王树义正在参与修订新的环保法,他向本报透露,出台时间最快“不超过明年”。作为环境法学家,他遇到过无数上述矛盾和问题,他也将其归结为“地方盲目追求不带绿色的GDP”。
但是,“环境法的完善需要一系列包括行业规范、技术标准的配套跟上”,而新的环保法的修订,似乎能让人对此产生新的希望。“我们会将绿色GDP引入到对各级领导人的政绩考察中,同时加大问责,如果发生环境损害事件,从法律层面追责政府。”
这一次修订环保法,还将各级政府的环保目标和任务分解,并具体量化,且设立“环境约谈”制度。还将规定,国家政策的出台,也必须进行环评。
厦门PX:续建、停建还是迁建?
PX项目,厦门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从2007年5月30日缓建启动,到12月中旬的环评座谈会,走过半年时间,成为广受公众关注的热点。
2007年12月13日、14日,厦门市政府连续召开两场有关厦门海沧南部地区上PX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座谈会,邀请200名市民代表、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征求他们对环评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出席座谈会的100名市民代表由自愿报名并通过随机、公开抽号产生。
记者在环评座谈会现场看到,会场气氛热烈而又不失理性,代表们踊跃发言,坦诚发表意见。
“我是厦门大学的教授。作为业内人士,我并不反对PX项目本身,但反对它在厦门建设。”一位市民代表在发言中说,厦门上PX项目选址不当,理由是厦门地域狭小,环境承载力有限,PX项目应该迁离厦门。
大多数代表持与这位厦大教授相同的观点,认为PX项目应停建或迁离厦门。有代表提出,海沧石化工业区与后来已经实际形成的海沧新城区存在矛盾,在城市的功能定位上,应该按照国务院已经确定的厦门作为港口风景旅游城市的定位进行选择。
支持在海沧建设PX项目的代表也坦陈意见。有的代表提出,仅凭碧水蓝天的旅游资源不足以拉动厦门经济发展。石化项目可以为厦门发展临港经济、做大国际物流港,提供强大的发展后劲。公众对石化项目还不够了解,现有科学技术条件可以实现趋利避害。
在座谈会举行期间,厦门PX项目的业主—翔鹭腾龙集团发出告厦门市民的公开信,对集团和项目进行全面表述,称海沧PX项目合法合规,环保先进。
记者注意到,无论支持还是反对,大多数代表对厦门市政府倾听民意的做法表示赞赏,认为体现了政府决策尊重科学、尊重民意的精神;项目缓建也体现了政府对民众心理承受力的尊重。
畅通渠道、知情、透明的过程,也是公众回归理性的过程。一位参加座谈会的市民代表对记者说:如果说6月初市民情绪激烈的反对,更多地是听信了传言;而现在对PX项目的讨论,则是在较为真实地了解了这一项目后,市民对于自己城市未来走向的认真思索与选择。
在这样的思考与选择中,八成以上的公众代表依然对海沧PX项目投下了反对票!
摘自2007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