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行业动态 >> 正文
生物质纤维的现状及发展
2011-6-21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生物质 纤维
    生物质纤维基本可分为生物质原生纤维、生物质再生纤维、生物质合成纤维三大类。以棉、毛、麻、丝为代表的生物质原生纤维是我国的传统优势品种;竹浆、麻浆纤维、蛋白纤维、海藻纤维、甲壳素纤维、直接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等生物质再生纤维迅速发展,能基本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及纺织工业发展的需求;PTT、PLA、PBH等生物质合成纤维已突破关键技术,部分产品产能世界领先。

  目前,可以直接利用的生物质纤维每年产量已超过3000万吨,其中植物(纤维素)纤维量最大,棉花约2500万吨,各种麻类约400万吨,动物(蛋白质)纤维其次,如羊毛约210万吨,蚕丝约150万吨。尽管这类纤维也需要通过一定的预处理、纺纱、织造等工艺过程才能得以利用,但其技术相对成熟,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而大量不能直接利用的生物质原料要成为纤维,需要经过原料制备、纺丝等复杂的工艺和严格的工程设计。从19世纪末发明粘胶法生产再生纤维素纤维至今,100多年过去了,各种生产生物质纤维的新技术不断涌现,然而从纤维的产量比例来看,粘胶法依然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2010年我国大陆粘胶纤维产量为180多万吨,而直接溶剂法生产纤维素纤维的技术还处于千吨级生产线和小型试验线的阶段,其能耗与运行成本严重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

  天然的生物质纤维原料,本身组成和结构复杂,其中能够满足纺丝要求的组分和含量也不一致。虽然很难用一种统一的技术概括制备达到纺丝要求的生物质原料,但其本质都在于:去除其中的小分子物质,保留满足纺丝要求的高分子物质。以纤维素为例,目前用于纺丝的纤维素原料一般来源于植物,如棉短绒、木材、竹、秸秆等农林副产品,其中棉短绒中的纤维素含量最高,大于95%,而木材中的纤维素含量只有40%~50%,竹、秸杆中纤维素含量更低。因此,为制备符合纺丝要求的纤维素原料(工业上称为浆粕),工业制法是用亚硫酸盐溶液或碱溶液蒸煮植物原料,除去木素、半纤维素等物质,这一过程产生的制浆黑液,直接排放对环境污染严重,目前采取酸化、生化、中和、沉淀、焚烧、掩埋相结合的方法,还不能完全消除对环境的污染。

  再生纤维素纤维是生物质再生纤维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类别。再生纤维素纤维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可用于生产纤维的植物资源。它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获取容易,适宜持久地开发利用。再生纤维素纤维资源种类繁多,主要有棉短绒、木材、竹子、麻秆、秸秆、棉杆、芦苇、稻草等等。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每年木材的循环量达到1.5 亿吨,可用于再生纤维素加工的材料达到1500万吨以上;竹材循环量达到4000万吨,可用于再生纤维素纤维加工的约500万吨;棉纤维产量达到2400万吨左右,可用于再生纤维素加工的棉短绒等100万吨左右;麻类纤维材料产量达到300万吨以上,难以直接纺织利用的麻类以及麻杆等都可用作再生纤维资源。近年来,我国可再生纤维素纤维资源的开发已取得了一些进步,产量稳步提升,纤维生产工艺与“三废”治理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但资源的稳定供应等问题也客观存在。(中国化纤工业协会)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