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发现50周年 产油十亿吨总结表彰大会在东营胜利油田体育馆隆重举行。
●胜利油田发现50周年,产油10亿吨;
●50年累计实现利税6039亿元;
●“九五”以来,连续15年稳产2700万吨;
●连续28年年均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亿吨;
●连续11年共2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新华网消息 作为我国石油工业奠基者之一的康世恩,曾这样形象地比喻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的地质状况:“一个摔碎的盘子,又被踢了一脚,七零八落,对不起来。”
胜利油田囊括了世界油藏类型的2/3以上,被称为“地质大观园”,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勘探开发难度之大国内外公认。
然而,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地质状况,胜利油田在50年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0.6亿吨,生产原油10亿吨,约占同期全国原油产量的五分之一,相当于为全国13亿人口每人提供了0.7吨的原油;累计实现利税6039亿元。其中,“九五”以来,连续14年实现储采平衡,连续15年稳产2700 万吨,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股份公司董事长傅成玉说:“胜利油田面对复式、隐蔽、低渗、超稠、滩浅海、小断块等一系列勘探开发难题,面对老油田开发中的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采油速度等各种困难,胜利油田坚持实施‘科技兴油’战略,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挑战极限,加强理论和技术创新,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先进适用的勘探开发理论和配套技术,有力地促进了油田增储上产、持续稳产,为我国乃至世界石油工业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中国石化将传承胜利精神,坚持艰苦创业和科技进步,统筹调整境内和境外、常规和非常规等油气资源结构,为国家提供更多的优质清洁能源,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对能源的需求。”
如果说10亿吨原油产量是一座丰碑,那么,丰碑上镌刻的分明是胜利人以国为重、奉献石油的鎏金大字——这种责任已融进了胜利人的脉管中、血液里
10亿吨原油,每一滴中都浸润着胜利人以国为重、为国分忧的炽热情怀。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缺油的现状烧灼着每名中国人的心,全国原油产量满打满算只有400万吨,对嗷嗷待哺的新中国工业可谓杯水车薪……中国石油工业急需雪中送炭。
1961年4月16日,华北地区第八口探井——华八井提前完钻,日产8.1吨工业油流,胜利油田横空出世。
1964年1月25日。党中央一声令下,一万多名来自大庆、玉门、青海等地的老一辈石油人,会师渤海之滨、黄河两岸,打响了继大庆会战之后全国第二场石油大会战。
“那时的黄河口白茫茫一片盐碱地,会战大军没地方住,就住老乡的牛棚、羊圈;没水喝,就喝长着绿毛的积水;没粮食,就吃野菜、草籽……”说起会战时的艰苦,75岁的老石油杨洪太唏嘘不已。当年,作为3252钻井队的队长,杨洪太和工友们日夜奋战,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铁人王进喜“班上千,月上万,一年打上十五万”进尺的夙愿。
再难也没有国家难!老一辈胜利人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创业精神,头顶蓝天,脚踏荒原,硬是靠人拉肩扛,在1978年建起了全国第二大油田。
历史如此巧合。这一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国民经济蓄势待航。胜利油田最及时地为这艘“巨轮”提供着能源动力。
上世纪80年代初,针对全国石油产量徘徊不前的局面,国家决定在石油行业实行原油产量亿吨大包干,胜利油田被选为首批试点单位。此时,胜利的原油产量已从1978年的1946万吨下降到1980年的1759万吨,且有继续下降趋势。
面对严峻形势,胜利人顾全大局、主动加压,连年超产。1987年突破3000万吨,1991年达到335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1981年至1986年原油增量占到全国同期增量的45.6%,1987年至1995年原油年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3000万吨以上,”胜利油田首席高级专家王端平说。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石油需求急剧增加,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进入“九五”,中央明确提出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当时,大庆油田原油产量一直在平稳运行,稳定东部的艰巨任务就落到了胜利油田身上。
责任在肩,信念如磐。胜利油田直面“高勘探程度、特高含水、高采油速度”的“三高”挑战,奋勇向前,“九五”、“十五”、“十一五”,连续 15年稳产2700万吨。石油勘探开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胡见义由衷赞叹:“胜利油田在综合含水高达90%的条件下,连续15年稳产在2700万吨以上,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看似是一个油田,其实不仅是一个油田。“胜利油田的发现,实现了华北早期找油零的突破,之后相继找到了大港、辽河、中原等油田,改变了我国石油工业的格局,为石油工业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业内专家这样评价。
如果说科技创新是一把不卷刃的尖刀,那么,胜利油田就使这把尖刀越来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连续11年共2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胜利油田勘探开发之难世界公认。
囊括了世界2/3以上的油藏类型,被我国石油工业的奠基者之一康世恩形象地喻为:“一个摔碎的盘子,又被踢了一脚,七零八落,对不起来。”
“胜利油田的难,难在复杂的地质体,难在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其实,也正是难度成就了胜利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的高度。”胜利油田分公司总经理、管理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孙焕泉深有感触。
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理论、隐蔽油气藏理论、剩余油富集理论……这些胜利人自己创造的理论如同盏盏明灯,照亮了胜利的勘探之路,也照亮了整个渤海湾。
以隐蔽油气藏理论为例。进入“九五”后,面对油田“钻机等井位,开发等勘探”的尴尬局面。胜利人把目光瞄准了世界石油地质学家攻关的前沿 ——一般技术手段难以发现的隐蔽油气藏。上万次的样品分析、上百次的模拟实验……经过8年奋战,创造性地提出了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使胜利油田“十一五”期间仍然保持年探明储量过亿吨,累计5.15亿吨。2004年,该理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依靠理论创新,胜利油田连续28年年均探明储量1亿吨。
在“碎盘子”中找油难,把油采出来更难。
挑战面前,胜利人奋力攻坚,攻克了极浅海、低渗透、稠油、小断块等世界级开发难题,形成了居于世界前沿的陆相水驱剩余油富集理论、聚合物加合增效理论,国内领先的滚动勘探开发、高含水油田水驱提高采收率等十大配套技术。
——创造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鱼骨状分支水平井、水平井分段压裂开发技术,创出了40多项水平井技术应用的全国第一。
——突破了高温高盐和98%极高含水油藏提高采收率大关,攀上了国内外三次采油技术的高峰。
——形成了独有的特超稠油油藏开发技术,使深2000米以下、油层薄2.5米的特超稠油藏得以有效动用。
……
资源有限,创新无限。依靠科技进步,胜利每年新增探明储量4000万吨以上,新增可采储量1000万吨以上,新增原油产量300万吨,科技成果转化率在90%以上。
2009年10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时,对油田科技兴油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他说:“胜利油田48年不容易,油田地质状况非常复杂,你们迎难而上,加强科研攻关,取得了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突破,保证了稳产高产。”
如果说管理创新是驱动器,那么,依靠科学决策、优化开发和精细管理,胜利油田驶入了高水平、高效益发展的快车道——上缴利税6000亿元,产出相当于国家同期投资的150倍。
初夏时节的老168采油平台一派迷人的景象。
在淡蓝色海水的映衬下,58台橘红色的“磕头机”整齐排列在3个足球场大小的人工岛上,伴随着波浪和海风有节奏地“点着头”,上空不时还有海鸟掠过,构成了一幅精美的画面。
这是中石化单体产能最大的海油陆采平台。“老168区块由于运用了勘探开发工程一体化机制,实现了产能方案的优化和生产过程的有效衔接。与同区域、同类型运用传统模式开发的区块相比,建设周期缩短近一年,平均单井生产能力却提高了53%,同时,这种集约式的采油方式,还实现了原油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同频共振。”负责管理老168区块的桩二管理区经理赵磊说。
这是胜利油田依靠管理创新增产增效的其中一例。
原油产量包干试点、成立油公司、一体化管理、老区新化工程……这些典型词汇不仅勾勒出胜利人50年来管理创新的轨迹,也使胜利油田实现了由会战建设大油田向开发管理大油田再到科学发展、创建百年油田的历史性跨越。
“进入‘十一五’,主力油田综合含水达91.5%以上,含水90%以上的油田超过一半,平均单井产量只有3.6吨。既要保持高产稳产,又要提高开发效益,胜利油田面临两难选择。”孙焕泉介绍说。
面对挑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做出了打造上游长板的决策。胜利油田借势扬帆,树立油田开发经济寿命期理念,并融入勘探开发的每一个环节。
“目前,我们运用“一井一策、一块一法”管理法,为油田28000多口油水井和每个开发单元都建立了管理方案,实现了井增产、块增效。”主管开发工作的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毕义泉说。
2008年,围绕陈311块薄层稠油的开发,油田的决策者们进行了6轮多专业、多方案综合优化,最终决定采取水平井整体开发,分期建设、接替稳产的建设模式,百万吨产能投资从54.4亿元下降到40.8亿元。
其实,不仅是单井、单元、断块的开发,决策者们都反复论证优化,科学决策,就是油水井的日常管理,油田的职工们也是像绣花一样精雕细刻。
“2005年以来,纯梁采油厂构建起分系统到节点的目标、运行、责任、考核体系,将全厂整体工作划分为勘探、开发、采油、作业等18个系统,按系统分级设节点22000余个,实现了全员参与管理、点点控制到位。”厂长马晖说。
到2010年,该厂油井综合利用率由2007年的91.5%提高到99.96%,油井免修期达到761天,长寿井总数达到308口,年产原油连续10年箭头向上。2010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全系统油田企业推广了这一经验做法。
近年来,以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单元目标管理、系统节点管理等模式为主体,胜利油田建立完善了一整套具有胜利特色的精细管理模式,油田高效开发尽显活力。目前,胜利油田有8.36亿吨储量的采收率达到40%,3.9亿吨储量的采收率突破50%;老区采收率32.1%,较“十五”提高1.6个百分点,增加可采储量5850万吨,管理创新功不可没。
10亿吨,绝不仅仅是一个计量原油产量的词汇,它已经升华为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的标志性符号,永远地流淌在石油石化人为祖国加油的热血中!
站在产油10亿吨的新起点上,胜利油田描绘了“百年创新,百年胜利”的宏伟愿景,“十二五”,年新增探明地质储量保持在1亿吨以上,原油产量保持在年均2700万吨以上。
历经半个世纪的栉风沐雨,胜利,仍将奋力前行!
附:名单
一、“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产油10亿吨”十大科技成就
1.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带勘探理论及实践
2.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机制与勘探
3.数字地震勘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4.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发展与应用
5.水平井及复杂结构井钻井技术开发与应用
6.陆相水驱油藏剩余油富集区研究与开发
7.化学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
8.胜利油田稠油高效开采配套技术
9.胜利海上埕岛油田高速、高效勘探开发技术
10.钢质管道防腐保温技术
二、“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产油10亿吨”十佳功勋队
1.胜利采油厂采油二矿采油22队
2.胜利川东北工委70176SL钻井队
3.孤岛采油厂作业大队(西区)作业519队
4.黄河钻井总公司钻井五公司40577SL钻井队
5.井下作业公司海洋试油作业大队试油1队
6.滨南采油厂采油一矿采油105队
7.胜利油建三分公司工程1队
8.物探公司三大队2188地震队
9.纯梁采油厂采油一矿梁南管理区
10.地质科学研究院采收率试验室
三、“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产油10亿吨”十大标兵人物
顾心怿 王为民 代旭升 陈景世 吕幸端 杜全芳 张富新 李进龙 国梁 时新春
9:46 胜利油田老石油代表、标兵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发言。
9:51 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讲话。
10:00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股份公司董事长傅成玉讲话。
10:10 王志刚做总结发言。
10:13 全体起立,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
10:15 王志刚宣布总结表彰大会圆满闭幕。
相关链接:
胜利油田简介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工作区域主要分布在山东省东营、滨州、德州、济南、淄博等8个市的28个县、区内,主体部分位于黄河尾闾的山东省东营市。1961年4月16日华8井出油,标志着胜利油田的发现;1962年9月23日,营2井获日产555吨的高产油流,为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胜利油田早期称为“九二三厂”即由此而来;1964年1月,经党中央正式批准,展开了继大庆石油会战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石油会战;1966年2月,探明山东境内第一个大油田——位于东营胜利村一带的胜坨油田,为纪念这一重大胜利,1974年“九二三厂”更名为“胜利油田”。1978年胜利油田原油产量达到1946万吨,成为我国第二大油田,并一直保持至今;1984年原油产量突破2000万吨,1987年突破3000万吨,到1995年原油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3000万吨以上。1991年原油产量达到335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1993年建成我国第一个百万吨级浅海油田。1998年,石油石化重组,胜利油田划归中国石化集团公司;2000年,改制为胜利石油管理局和胜利油田有限公司;2006年,变更为胜利油田分公司。2007年以来,胜利油田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百年创新、百年胜利”愿景目标和“三稳一保” 阶段性目标,推进“四个打造、四个构建、三个解放”战略,油田进入科学和谐发展新阶段。
截至2011年5月1日,胜利油田累计发现油气田77个,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0.6亿吨,累计生产原油10亿吨,实现产值1.26万亿元、上缴利税6000亿元,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实施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促进国民经济建设、石油石化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