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执行官柯爱伦参研杜邦公司(DuPont)悠久的历史
2011-4-8 来源:商业周刊
关键词:DuPont 杜邦 柯爱伦
为了一项有望重塑企业未来的交易,杜邦公司(Du Pont)首席执行官柯爱伦(Ellen J.Kullman)参研了公司悠久的历史。柯爱伦有关这一交易的灵感来自两本绝版书,讲述的是杜邦三兄弟如何在1902年涉足火药制造业并把业务拓展至塑料和人造纤维领域。要知道,这些在那个年代都属于高风险的新兴科技产业。“我在想,工业生物技术可能与当时的情况有相似之处,”柯爱伦去年12月底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说。
不到3个星期后,即今年1月9日,柯爱伦出资58亿美元收购了Danisco公司。这家丹麦企业的主要业务为利用生物技术研发各种工业用酵素,即用于生产乙醇、食品、动物饲料和纺织品等产品的催化剂。这次收购有望使杜邦公司成为世界第一大食品添加剂生产商和第二大生物燃料用酵素生产商。此前,杜邦已经是世界第一大汽车涂料制造商和第二大种子供应商。
柯爱伦现年54岁,两年前成为杜邦掌舵人。她认为,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给市场带来诸多挑战,而合理利用这些挑战是化工生产商杜邦未来的最佳发展机遇所在,这其中包括提高农业生产力、寻求清洁能源和保护环境等。“提高食品产量和质量、减少对石化燃料的依赖是当今世界两大趋势,我们的公司与这两大趋势均息息相关,”她说。
Danisco公司的生产线与柯爱伦的战略不谋而合,这也是杜邦愿意每股支付25%的溢价而收购Danisco的原因之一。这两家公司已经各出资一半成立一家乙醇合资企业,后者投资5000万美元在美国田纳西州沃诺尔地区建立一家示范工厂并于2009年12月开始运营。这家示范工厂以玉米穗和柳枝稷为原料,年产乙醇25万加仑。杜邦和Danisco公司还计划2013年左右在美国相继开办两家工厂:其一以玉米穗为原料,预计乙醇年产量为5000万加仑;另一家以柳枝稷为原料,同样旨在大规模生产乙醇。
柯爱伦注意到,全球对生物衍生材料(比如Danisco公司的产品)的市场需求激增,这一市场的增长势头堪比杜邦另一大业务太阳能电池板。“我们涉足生物科技领域已有10到15年的时间,所以正处于曲线的逐步增长区间,”她说,“终将迎来拐点。”
柯爱伦成为杜邦首席执行官时,一些华尔街人士质疑这家公司在为迎合诸多新技术而迅速调整自身的同时能否实现预期增长。随着柯爱伦带领杜邦顺利度过经济衰退期,同时公司连续7个季度的收入业绩超出市场分析师的预测,她赢得了华尔街的信任。柯爱伦在走马上任第一年内,就大刀阔斧地削减成本10多亿美元、冻结资本支出并裁去集团所有副总裁职位。对公司业绩深感满意的投资者2010年把杜邦的股价推高48%,涨幅在道琼斯工业指数的所有成分股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卡特彼勒公司。“这样的成就堪称卓越非凡,”胜利资本公司(Victory Capital)分析师理查德·范登·布格阿德(Richard Vanden Boogard)说,“华尔街如今对他们信心十足。”
在杜邦公司208年的历史中,柯爱伦是第一位女掌门人。她认为,为人父母的经验有助于自己向企业逐渐灌输必需的遵纪观念,从而带领公司度过经济衰退期。柯爱伦说,她让公司旗下雇员把注意力局限在自己轻车熟路的领域内,比如客户服务、成本控制和存货管理等,进而把这些诚惶诚恐的职员们凝聚在一起。“我带过3个孩子,因此我的领导能力大大强于普通人,”她说,“孩子们从来都不会乖乖听你的话,公司员工同样未必总能按照你的意愿行事。你必须学会倾听,学会如何施加影响。”
同样,柯爱伦也受到过不少人的影响,其中包括通用电气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在她眼里,韦尔奇当年在时任通用电气副总裁小爱德华·胡德(Edward E.HoodJr.)手下“拎包”时,就像一名刚毕业且充满干劲的工商管理硕士。柯爱伦说,韦尔奇惯于运用数据进行商业决策和判断旗下高管是否可以信赖,但这种方法如今似乎已不复存在。“他能记得某名业务主管去年所说的话,并且让这名主管在今年实现诺言,”她说,“也就是要做到"先言出,再必践"。”
柯爱伦曾在通用电气公司CT扫描仪销售部门工作,1988年加入杜邦医药成像部门,之后再也没离开过杜邦。这期间,她接触过杜邦从工业色素到凯夫拉等防护纤维品在内的多项业务。
“人们曾普遍低估柯爱伦。几乎所有人认为:"她不过是又一名为公司效力20年的杜邦人,她能带来什么改变呢?"投资机构 SusquehannaFinancial公司分析师唐·卡森(Don Carson)说,“但柯爱伦带给了企业责任感,一种程度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的责任感。”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