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涂料与油墨 >> 市场行情 >> 正文
三大矛盾难解 2011涂料行业转型升级遇阻
2011-4-7 来源:比特网
关键词:颜料 卷材涂料 聚脲涂料 风力发电涂料

    当前,我国涂料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总体良好,一些企业的产品质量、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涂料行业经济运行形势的复杂性依然存在。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会长孙莲英在近日举行的2011年中国涂料、颜料行业工作年会上提醒行业企业不要抱侥幸心理,要做好产业和产品转型升级的准备。“该转型的要转型,该淘汰的要淘汰。”
    一些企业思维和认识脱离实际,许多企业的经营成本、用工压力增加、中小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行业自身的产业结构、技术自主创新和人才短缺等主要矛盾没有根本解决。

    跟风仿冒风气有增无减

    孙莲英表示,一些企业思维和认识脱离实际,主要表现为:一是很好考虑某一类产品或专业领域产大于销的现实。二是担心自己企业限产而别的企业不限产丢掉市场。三是当发现市场有稳定或反弹趋势时,市场稍稳或价格有所上升就迫不急待抢先增产,产量增加后市场出现产大于销,价格下降,企业亏损,被迫减产;减产后市场稳定,亏损减少,就又增加产量;从进入增产降价、亏损减产恶性循环的状态。
    市场还存在较为严重的跟风现象,如跟风卷材涂料、聚脲涂料、风力发电涂料等,跟风“净味”,“零VOC”、“N合一”等概念都存在思维与认识脱离企业实际情况的因素。“‘净味’涂料的标准今年才出来,但市场上已有不少‘净味’产品。”孙莲英说。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为防止经济发展出现过热,2010年以来我国央行开始实施一系列的锁定流动性措施,多次提高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全年货币政策显现适度从紧迹象。
    孙莲英表示,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没有直接增加企业的负担,但对于控制商业银行放贷规模具有重要意义。对部分产品结构不合理、效益较差的中小企业采取只收不贷,中小企业尤其是规模以下的企业,初创型企业资金紧张局面将日益明显。适度的货币紧缩在控制企业扩张欲望的同时,也必然对消费者需求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涂料行业的企业大多数为中小企业,对于以配套为主的涂料行业将产生不利影响。
    他表示,国家发改委在新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录里规定,不得新建3000吨以下的溶剂型涂料生产线,加之涂料行业的大部分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的产品被列入“双高”产品目录,这两项政策更加限制了生产低端产品、环境治理很难达标的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

    劳动力成本压力加剧

    “有行业企业反映,在较为偏远的地区,工人的月工资都达到了2000元左右。劳动力成本压力很大。”孙莲英表示,涂料行业劳动力、管理费用、燃料等生产要素成本压力日益突出。
    2010年以来,全国进入了密集的加薪期。而涂料行业更是受到市场回暖、用工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企业普遍通过上调工资来缓解用工困局,用工成本大幅增加。
    “结合调研估计,今年以来我国涂料企业用工成本同比增长20%以上。这对劳动密集型的涂料行业来说,企业运营担子更为沉重是不言而喻的。”孙莲英说。
    他认为,涂料企业用工压力具体表现为:一是工人缺乏具有普遍性、长期性、短期、地域转移性工人较多。二是结构性岗位缺工、特别是缺乏制漆调色技术工人和加料拌和体力劳动工人。三是缺乏熟练技术工人和高级管理人才,特别是集团化、国际化的涂料管理人才。
    与此同时,燃料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价格也持续上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工业企业的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20%左右,主要原材料钛白粉空前热涨,吨价接近30000元大关。
    涂料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2745家规模以上企业产品销售成本1633.88亿元,同比增长28.5%;产品销售费用 109.36亿元,同比增长18.1%;管理费用100.02亿元,同比增长20.7%。由此可见,管理费用、生产要素价格的持续高涨,已成为现阶段影响涂料行业运行的突出问题。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