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行业动态 >> 正文
产业用纺织集群创新聚焦价值链
2011-11-28 来源:中国纺织报
关键词:产业用纺织品 集群创新 价格链
    11月18日,中国产业用纺织品集群创新发展论坛在浙江绍兴举行。这是当地连续第三年承接产业用纺织品论坛,前两届聚焦细分应用领域,本届将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勾连,为即将公布的产业用纺织品“十二五”规划充分预热。兼顾理论高度和实践意义,论坛邀请国内主要产业用集群负责人和东华大学等重点院校专家共同研讨,并表彰了中国产业用纺织品集群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选择在绍兴举办论坛的另一层原因是,在眼下数量稀少的产业用集群当中就有“中国非织造布名镇”绍兴县夏履镇的一席之地。所谓集群创新,正是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与夏履镇政府在年初商定的论坛总基调,旨在以集群典范和骨干企业的经验带动新一轮增长。

    对于千呼万唤的产业用“十二五”规划,全程参与编制的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副司长王伟在论坛上透露,其主要指导思想是解决“三多三少”,即:产品数量多,高档品种少;生产企业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少;标准门类多,与应用领域使用规范衔接少。

    作为行业发展的领先模式,目前仅有的7个产业用集群仅占行业总量不到10%,研发能力、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有待提升和突破。王伟表示,过去落实国家各项高新技术专项资金,采取发放到地方的方式。从明年起,中央将集中安排专项资金的发放和使用,特别是要把力量用在集群内企业的技术改造上,加大对生产服务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为强化论坛召开的时代感,激发创新热情,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说:“近来好几个国家的纺织协会不约而同地提到‘用纺织来感知国家实力’。当英国拥有4000万棉纺锭、全球有7000万锭时,英国称霸世界100年;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当美国拥有7000万棉纺锭、全球不到12000万锭时,美国称霸世界100年;现在中国拥有12000万棉纺锭,超过世界总量50%,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且不论这种说法准确与否,中国纺织工业将掀开新的发展篇章不容置疑。”

    高勇认为,只要把产业用纺织品和纺织装备做强,我国就可以称为纺织强国,而目前我国这两个领域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还有差距。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几乎涵盖了国民生活的全部领域,但集群的数量和种类与其地位极不相称。在探讨现有集群如何发展创新的同时,还应积极培养一批集群的后备力量。

    综合各方交流的精髓,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高度凝炼了集群创新的核心理念:“行业创新的最大障碍来自于认知、资源、动力、组织。当前大多数优秀企业是通过扩大产能、引进设备、创造规模效益在与对手竞争中获得优势;而基业常青的企业是寻求价值创新,并将新的需求释放出来,使企业和买方都实现价值飞跃。”

    在他看来,创新是产业集群升级的本质特征,技术创新构成了产业集群升级的动力源泉。产业集群升级在更大范围内表现为社会升级。对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现阶段的升级,并不是要将集群内所有企业都改造为高新技术企业,而是将其发展为创新型集群。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