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煤化工行业长期粗放、过热发展积累的矛盾突出,造成甲醇等传统煤化工产品产能过剩严重,竞争力较差的产能比例偏高,开工率普遍较低。譬如2009年我国有甲醇产能2200万t/a,(不包括联醇)装置开工负荷仅50%。而同期甲醇进口量达到529万吨;再比如,年产量不到10万吨的甲醇企业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7.7%:原料路线不尽合理;产品结构雷同,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偏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大;平均规模较小,呈现小而散态势。由此引发甲醇行业产能过剩如此严重,为了解决此问题,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目的是解决淘汰产能过剩的问题。据了解,工信部要求各省市采取综合措施,确保上榜企业在三季度前(9月30日)全部关停。
政策的出台对于化工企业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然而化工企业也对甲醇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采取了新方法。
化工企业释放项目产能
中海油:中海油在建和拟建项目包括计划于2010年四季度投产的海南80万吨/年甲醇项目和内蒙古6万吨/年聚甲醛项目、规划中的晋城煤化工的100万吨尿素项目以及即将完成收购的华鹤煤化的52万吨尿素拟建项目。预计,2011-2013年,这些项目将给公司带来可观的收入增长。
甲醇制烯烃项目成为甲醇企业的“救星”
截至2009年底,全国各地规划的煤制烯烃总产能已经超过2000万吨。仅今年8月份投产或计划投产的甲醇制烯烃产量已经达到了440万吨左右。
8月27日,嘉兴市人民政府、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许可签约仪式在嘉兴港区举行。此项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浙江兴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甲醇制烯烃项目正式落户嘉兴港区。
8月初,由上海化工研究院承担的国家“863”项目——高选择性、低磨耗甲醇制烯烃的制造新工艺,日前通过了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委员会的验收。
8月2日,东华科技与远兴能源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签订了10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项目工程设计合同;8月10日,中石化与河南省鹤壁市政府就鹤壁煤化一体化项目合作签订协议,中石化将在当地建设18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项目;8月25日,全球四大石油化工公司之一的道达尔表示,计划在中国内蒙古投资建设全球首个煤制烯烃一体化项目,年产能100万吨左右;8月27日,浙江兴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项目正式落户嘉兴港区。
在此之前,兖州煤业鄂尔多斯能化公司18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一期工程于3月在内蒙古开工,公司还将加快开展甲醇转100万吨烯烃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5月,山西兰花煤炭实业集团与中石化南京化工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在山西晋城合作建设年产180万吨甲醇、60万吨烯烃项目。
此外,到2010年底,我国还将形成神华包头煤制30万吨聚乙烯及30万吨聚丙烯项目、大唐多伦煤制46万吨/年聚丙烯项目、神华宁煤集团煤制52万吨/年聚丙烯项目,共158万吨的煤制聚烯烃产能,其中聚乙烯为30万吨,聚丙烯为128万吨。
综上所述,煤化工巨头纷纷投产甲醇制烯烃项目,来降低甲醇产能过剩的问题。甲醇市场也会很可观。从后市看,随着市场供应压力缓解以及预期需求的增加,交易者信心有所提升,使得甲醇行情仍有一定上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