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行业动态 >> 正文
产业联动:人民币升值 化纤业很受伤
2010-9-26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化纤业 人民币 升值
    由于化纤产品的原料大多来自于石油,因此,国际原油市场的变化对化纤市场将形成直接影响。谈人民币升值对化纤行业的影响,自然要从产业链的源头说起。在国际原油市场上,中国与日俱增的进口量一直是国际热钱炒作的重要因素。人民币升值,无异于美元的贬值,而原油是以美元计价的。因此,人民币升值对国际原油价格将形成直接有利的影响,降低中国原油进口成本,就此所带来的利益将主要被处于垄断地位的流通和生产环节,以及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等策略所截取,而下游环节受益则非常有限。

  一是从化纤企业本身来讲,直接影响到出口;二是从化纤企业下游纱线、面料和服装出口欧美的企业来讲,由于这些企业对近期人民币快速升值感到恐慌,他们只会接小型订单,或完全停止接单,使得下游对化纤产品的需求量锐减,化纤企业自然也间接受到影响。

  如果企业用提价的方法来转移人民币升值压力,则可能适得其反。由于化纤行业出口产品以消费品为主,并不属于石油等垄断行业,企业提价容易被买方“倒逼”,就算能小幅涨价,能接受提价的国外客户仍不多。

  总体而言,人民币升幅在2.5%之内,对化纤企业的影响不是很大,至少在年内不会有太大影响。一般认为,如果人民币在一年内升值超过10%,那对化纤行业的影响就非同一般了。而此次人民币汇率变动虽然波动幅度不大,但时间之短、频率之快始料未及。至于后期汇率还有多大的升值空间,目前都很难讲。这里还未牵涉到化纤行业自身产能的扩张、上游原料(棉花)暴涨、减排限电因素的影响;国内政策上存贷款利率、准备金率调整;宏观上的通胀、自然灾害;对外贸易上的保护主义、地缘政治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

  人民币升值对化纤纺织业的具体影响如下

  1、利润影响

  中国是目前世界纺织大国之翘楚,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不但出口下滑,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更使这个传统出口行业举步维艰。上半年一位资深的行业内老总坦言,中国的纺织行业,一般讲现在的产品利润也就是在5%左右,这还是管的比较好的,大部分能控制在3%。如果说现在人民币升值1%,将近20%的企业已经到了利润平衡点的极点。如果人民币升值5%,他估计将近有一半以上的企业面临倒闭。

  其次,人民币的升值削弱了纺织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在人民币升值情况下,我国纺织产品国际市场相对价格随之上升,与外商签单愈加困难,出口销售收入下降,导致部分出口企业转向内销,从而加剧国内纺织企业的竞争。同时,价格上升,也导致订单的流失。目前已出现不少外商订单流向越南、柬埔寨、印度等竞争对手国。

  2、出口影响

  2009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为1713.32亿美元,在我国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为14.26%,纺织工业作为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其产品出口一直是我国货物出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对纺织出口的增长显得尤为重要。上半年商务部做过一次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在其他生产要素成本和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1个百分点,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利润也将减少1%。汇率方面带来的损失是刚性亏损,无法通过与客户协商、改善供应链管理等方法消化。

  3、就业影响

  去年中国整个出口纺织业少了将近180亿美元。一般来说而每减少一亿美元可能就有几千名工人失业,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行业的承受能力可能越来越低。纺织服装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至少有超过2500万个工作岗位,且其中80%为农民工。这还不包括其它规模以下企业,以及纺织服装行业以外企业。同时,纺织工业年消化农业提供的棉、毛、麻、丝天然纤维近1000万吨,惠及1亿农民。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这是人民币升值对纺织业带来的最大威胁。

  预测与展望

  人民币快速升值,就如同向行业内投下了一颗“原子弹”,其影响力是长期的,其杀伤力波及的范围将是深远的。中国目前的汇率走势或多或少都有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时美日德三国的影子,其中日本1920-1929年大萧条时期,欧美各国以货币贬值形式大量倾销商品至日本,当时日元没有升值,就已经导致日本国内大量商品滞涨,直接摧毁了本国的生产力,我觉得日本的例子很值得让中国回味。个人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汇率应该是互动的,一成不变或大变特变都是不可取的。

  回到当前,随着人民币汇改的深入和欧美等国利用政治施压、金融博弈等连番的冲击之下,四季度人民币汇率将会在胶着和反复拉锯中逐渐走高,年底之前很有可能触探到6.55-6.60关口附近,全年累计升幅将超3%。行业人士要提前有一个心理准备。

  总之,在纺织行业刚刚呈现恢复回暖,尚有诸多困难和压力需要应对的关键时期,国家应该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就算要升值也应该是缓慢渐进式的,给企业有一个逐步消化利空的时间。这样既有利于缓解纺织行业面临的各种压力,确保实体经济不受到较大冲击,又能维持纺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巩固中国在国际市场份额,稳定社会充分就业,真正夯实纺织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回升向好的经济基础。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