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塑料 >> 行业动态 >> 正文
传统贸易模式风险增 塑料期货渐受青睐
2010-8-31 来源:证券时报
关键词:塑料期货 远大物产集团
  2010年,我国塑料价格经历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又一次大幅下跌,跌幅接近30%。与此同时,塑料期货的持仓量屡创新高,最高达到了创纪录的 22.6万手,多空双方分歧加剧。随着镇海炼化的开工,我国PE产能将突破1000万吨/年,国内库存规模迅速上升,国内塑料生产、贸易和消费企业面临着巨大的价格波动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塑料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10年塑料行业投资机会高峰论坛”近日在上海召开。来自行业协会、现货企业、期货公司的数十位专家,就如何利用期货工具更好为企业服务的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记者发现,在现货销售困难、单纯贸易模式风险与日俱增的背景下,运行稳健、功能日益发挥的塑料期货吸引了越来越多贸易商的关注,他们纷纷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完善贸易模式。
  远大物产集团合理利用塑料期货,有效抵御了价格不利波动的冲击,公司风险控制能力和稳定盈利能力得以增强,业务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0-50%。
  “利用期货工具,既更好服务终端客户需求,又能维护好供应商渠道。”远大物产塑胶事业部于海涛说。据介绍,塑料的进口业务通常有1-2个月的在途期,期间部分货物存在价格敞口,必须通过期货操作对冲风险。比如,当PE存在下跌风险时,可以卖出期货操作,这样客观上降低了库存量。之后,若现货难以销售,则注册仓单进行交割,若现货能够销售,则既维护终端客户,又锁定了盈利或亏损。另一种情况是,当终端客户有提前采购需求的话,可在期货买入,待现货市场补货后,再平掉多头头寸。此类操作,有效满足了终端客户的需求,扩大了终端市场份额,并获得了稳定利润。
  象屿期货产业发展部门负责人朱鸣元表示,随着物流、市场信息的畅通,全球贸易结构正逐渐发生改变,传统贸易模式很难存活,而依托期货市场,在“套利”、“套保”配合下的贸易将显得越来越有必要。如国际上嘉吉、嘉能可,荷兰托克等大型跨国贸易企业,并不追求每一吨货的利润,而是看重物流、配送的效率,以及货物资源的稀缺性。未来国内贸易企业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目前,国内塑化企业比以往更加关注期货。据大商所副总经理刘化军介绍,塑料期货上市以来,吸引大批企业参与避险。截至2010年7月已有2600多家现货企业在市场上交易,取得良好效果。由于大量现货企业参与,市场结构不断优化,法人客户成交量占市场20%左右,月末持仓量基本稳定在50%左右,与成熟品种相当。期货现货价格方向一致,价格相关性在0.8以上,具有良好的趋同性,有效反映了现货市场价格走势,能够为生产消费提供合理的参考,这对在国际塑料市场形成中国价格起到积极作用。
  数据显示,2009年塑料期货交易量、交易额分别为1.26亿手和5.74万亿元,占当年总交易量和交易额的15.05%和15.24%。据美国期货业协会2009年数据,大商所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塑料期货市场。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