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牺牲环境成就经济,其实我们是真正的罪魁祸首。”黄华德决定,把慈济环保的理念融入自己的产业。
“这双婴儿鞋是用1个宝特瓶制成的,这件T恤衫是用12个宝特瓶制成的,这条毛毯是用70个宝特瓶制成的。”台湾制衣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德式马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华德说。
刚刚结束的南非世界杯足球赛,有9支球队的球衣原料都是由德式马提供的,而这些原料来自回收的塑料瓶。据黄华德透露,塑料瓶回收后经处理制成纤维和布料,并不是新技术,也并非德式马独创,这次能跃上国际舞台,凭藉的不是材料技术的再创造,而是制程改良。
塑料瓶由石油提炼的副产品聚酯所制,它的出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它不能重复使用而且万年不腐,又给地球增加了新烦恼。
早在2004年,慈济会创始人证严法师问黄华德:“如果宝特瓶和化纤衣物一样,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为什么宝特瓶不能回炉制成衣物呢?”黄华德回答说:“这种技术美国10年前就有了,并不高深,难的是过程复杂。不是所有宝特瓶都可以再利用,宝特瓶如果混杂了不能利用的材质,就只能拉出很低档的短纤,织不成衣料,仅可用做填充棉。甚至宝特瓶清洗不干净,也会影响抽丝的品质,产生很多废品,浪费资源。”
塑料瓶若要回炉,首先要分类、整理,而后洗净踏扁,然后送入塑胶加工厂切片漂洗,制成酯粒;再送到纺纱厂抽丝,纺织厂织布,最后裁切缝制。在送入加工厂前,几乎所有的环节都需手工处理,没有经济效益可言。因此,这项技术一直不成气候。
黄华德决定,把慈济环保的理念融入自己的产业。“过去我们牺牲环境成就经济,其实我们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他对记者说。
2006年,为GAP、ZARA、H&M等品牌贴牌生产起家的德式马成立环保部门,开始开发塑料瓶再生纤维,刚开始良品率只有30%。经过近1年的创新,德式马突破技术瓶颈开始量产,50万个塑料瓶变成了7000条毛毯。再生环保毛毯开始使用在美国、菲律宾、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二十多个国家与地区的社会救助中。
随着产品成本不断下降,产品品质越来越高,塑料瓶不仅被制成毛毯,还被制成T恤衫甚至婴童服装鞋袜。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拜会证严法师时,曾称赞用塑料瓶制成的毛毯和围巾“和羊毛的一样柔软”。
2008年,黄华德又成为新成立的大爱感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推广慈济的大爱环保纱,而大爱感恩科技将投资资本与获利盈余全数捐给慈济基金会。2009年,仅大爱感恩科技营业额已经达到7000万元新台币,并以每年超过100%的速度成长。
如今,台湾每年回收8.2万吨的塑料瓶中,大爱感恩科技就占了7500吨,大爱感恩科技已经成为塑料瓶再生纤维推广的先行者。黄华德表示:“我们发现商机更要发现善机!把环保与公益的理念融入到产业上去,是我们两岸企业家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地球只有一个,我们要好好保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