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化纤行业在生物质产业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如聚乳酸及纤维正在实现产业化,1,3-丙二醇、1,4-丁二醇等生物法多元醇、糖醛等单体原料、聚合物及纤维深加工进步迅速,竹浆、麻浆等新型再生纤维素原料多样化、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制造技术等已取得明显突破。”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贺燕丽在6月19日举行的“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专题论坛上表示。
她希望化纤行业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按照尽快转变发展方式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大力发展生物基产品,特别是重点发展新溶液法纤维素纤维,聚乳酸、海藻、甲壳素、聚羟基脂肪酸酯等生物质纤维和生物法多元醇、糖醛、生物乙烯等单体原料及纤维,实现对化石原料的部分替代。
在生物制造领域,生物质纤维的开发和应用正越来越受到纺织业界关注。中国化纤行业协会作为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主办方之一,首次组织行业企业参加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展示我国纺织企业在生物质纤维开发与应用方面取得的创新成就,同时举办“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专题论坛,共同探讨生物质纤维发展新方向。
生物质纤维前景广阔
目前,以石油衍生物为原料的合成纤维占我国化纤产量的86%。对石油资源的过度依赖制约着我国化纤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实施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新时期化纤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发展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产业与化纤工业转变发展方式的诉求十分吻合。
“加快可再生、可降解生物质原料的开发是推进化纤原料结构调整和建立化纤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任务。生物技术对传统化纤及纺织产业具有重要的改造和提升作用,生物产业将在今后很长时间内促进化纤产业的发展。” 中国化纤协会理事长郑植艺说。
生物质纤维是指来源于可再生生物质的一类纤维,包括天然动植物纤维、再生纤维及来源于生物质的合成纤维。
大力发展生物质纤维可有效扩大纺织原料来源,弥补国内纺织资源的不足,同时也是应对石油资源日趋枯竭、实现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生物质再生纤维产业快速发展,2009年产能已达191万吨,占世界总产能的77%。
我国生物质纤维资源储量丰富,如农作物秸秆、树木类资源量约有30亿吨,海洋贝壳类、海藻类约有20亿吨,动植物蛋白类纤维资源量约有300亿吨,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应用仍需时日
“‘十一五’期间,我国化纤行业在特种纤维开发应用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可喜进步,但在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研究方面还没有迈出根本性步伐。” 郑植艺在其《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十二五”及2020年规划研究》的报告中指出。
郑植艺表示,总的来看,我国生化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研究仍处于工程开发的前沿,但是行业对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了解相对有限,还没有意识到这些基础科学在提升化纤工业上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上下游紧密联系,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知识链的融合。
“‘十二五’期间,化纤工业将对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进行重点研究,引导行业利用生物技术提升产业水平,改造传统再生纤维生产工艺,推广纤维材料绿色加工和新工艺、集成化技术。”郑植艺说。
在专题论坛上,台湾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所长白志中介绍了台湾生物质纺织产业的发展状况,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总工程师罗文德介绍了绿色材料聚乳酸的开发,青岛大学教授夏延致介绍了海洋纤维新材料的开发与研究等。总后军需所、山东海龙、吉林化纤、海天集团等企业人士分别介绍了汉麻、麻赛尔纤维、竹纤维和PDT生物基聚酯的开发与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