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浦东区总力助职工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显身手
2010-6-17 来源:劳动报
关键词:无动力纤维调湿材料 微创医疗器械
应用于世博车上的“氢燃料电池集成关键技术”,出现在中国馆文物展柜内的“环保型高效无动力纤维调湿材料”,还有数千万个“世博会电子标签”……在亮相上海世博会的创新产品和技术中,有不少出自于浦东非公企业的职工科技创新活动。在浦东新区总工会的大力推动下,这项活动正以其诱人的“高性价比”吸引越来越多的非公企业投入其中,并由此在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大显身手。
新区总工会每年举行一次职工科技创新成果评比,今年,参与该项评比的创新项目共296项,数量比去年增加了80%,而其中,来自非公企业的创新项目占了三分之二。从以前“不愿参评”到现在“抢着参评”,非公企业的态度转变源于职工科技创新活动显现的“高性价比”。
从2007年开始,新区总工会在区科委支持下,设立了总额为400万元的职工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并制定了相关细则,对浦东各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职工和职工技协组织开展的科技创新项目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予以资助。同时,每年开展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的评比。新区职工技协还成立了市首批区县职工科技创新工作指导站和职工科技创新专家咨询组,指导职工科技创新活动,帮助职工申报专利、推介、推广专利技术和创新成果。
这些做法一举击破了原先基层企业职工搞科技创新缺资金、缺渠道的瓶颈,职工不仅可以从工会获得引导和资助,工会还能帮助其申请专利等,使其成果得到专业部门和上级部门的认可。由此,该区非公企业职工创新成果数量大幅度增长:上海高桥捷派克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研发的“SZORB闭锁料斗逻辑试验台”,大大缩短了沪Ⅳ汽油生产装置调试时间,保证了沪Ⅳ汽油的按时供应,还有助于改善上海的空气质量;上海中卡智能卡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数千万张电子标签,被广泛应用于世博会门票、物流等各个方面;上海奕代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协助长安集团全新研发了氢燃料电池驱动世博车……四年来,该区职工科技创新产生的经济效益高达12亿元,实现利润近3亿,其中,非公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
新区职工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也让非公企业获益匪浅。目前,该区的30个创新基地,有12个建在非公企业。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中信国健药业有限公司等外资企业自从成为创新基地后,得益于工会推动,企业更加重视研发创新。近三年来,他们先后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信国健药业公司两个新药研发成功,实现产业化生产并上市,去年销售额高达数亿元。微创医疗器械公司职工积极参与创新改善项目,连续三年实现收益数百万元。
新区总工会副主席徐惠平表示,开展职工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是工会引领职工在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好抓手,也是提升工会在非公企业的认同度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