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平煤合并尘埃落定 全球最完备尼龙产业链产生
2010-5-13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甲醇 二甲醚 尼龙
近日,神马股份和平煤股份同时宣布,中平能化集团因合并神马集团、平煤集团控制两家上市公司超过50%股权一事已通过证监会批准,并获得要约收购义务豁免。消息公布当日,神马股份股价暴涨,不过,平煤股份却以跌停示人。此次收购前,中平能化是由河南省国资委以所持有平煤集团65.81%的股权和神马集团53.03%的股权出资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其中通过神马集团间接持有神马实业52.95%的股权,通过平煤集团及其下属单位平煤朝川矿、制革厂间接持有平煤股份59.37%的股权。此次吸收合并完成后,中平能化则由国有独资公司变为九家股东共同持股的国有控股公司。笔者认为,此次收购将使中国大陆企业具有全球最完备的尼龙化工产业链。
中平能化集团吸收合并神马集团、平煤集团目的在于促进神马集团、平煤集团重组后深度融合,加速产业板块梳理进程。根据战略规划,中平能化集团将围绕“4+5”产业格局,即煤炭采选、尼龙化工、煤焦化工、煤盐化工4大核心产业和煤电、现代物流、高新技术、建工建材、机电装备5个辅助产业,进行产业板块的梳理和整合。吸收合并完成后,中平能化集团作为存续公司将继承及承接神马集团的所有职工、资产、负债、权益、业务,直接持有神马实业23417.2100万股国有法人股,占神马实业总股本的52.95%,其余47.05%的股权为其它社会流通股东持有。神马集团则办理注销手续。
这将使中平能化拥有全球煤化工行业最完整的产业链:原煤-焦炭-焦炉气-尼龙66盐-工业丝-帘子布。它使我们的节能减排能力大大提高。”中平能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建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平能化集团董事会秘书崔玉坤绍,原神马集团是以生产切片、66盐、工业丝为主的尼龙化工企业,其上游原材料有氢气、苯。原平煤集团以煤炭开采、洗选加工为主,煤化工做到甲醇、二甲醚为止。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焦炉煤气和粗苯,这些都是氢气和苯的原材料。集团本部300万吨焦炭生产规模每年产生焦炉煤气数量巨大,如果不能与原神马集团对接,就可能大量排空,这本身是很大的碳排放;而原神马集团为生产氢气和苯,会重复消耗大量优质煤炭或焦炭,并重复进行碳排放。
神马实业在国内锦纶工业丝产业中因技术、规模而居领先优势,原有业务是10万吨/年尼龙66丝和帘子布,产能居世界第一,控股子公司氯碱股份和氯碱发展两公司各45万吨/年的烧碱和PVC。而原集团下属的多家公司在各自产品领域中的产能居国内外领先地位,如尼龙化工公司有尼龙66盐产能20万吨(计划扩大到24万吨、是国内唯一的尼龙66盐生产企业)、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并有5万吨/年己二酸(计划扩大到15万吨),工程塑料公司有尼龙66工程塑料8.5万吨、居世界第四国内第一,气囊丝公司有3000吨/年的尼龙66汽车用气囊丝,也是国内唯一一家研发及生产企业。另外,地毯公司还有BCF地毯丝。
如今,原平煤和原神马产业对接后,从最基础的煤炭延伸至世界最前沿的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成为目前我国产业链最长、附加值最高的煤基化工产业链,也是我国最高端的煤化工产业链。这一产业链的打造,实现了对大量“边角料”的综合利用,节约了能源消耗,也减少了碳排放。
此次收购完成之后,中平能化集团将支持支持神马实业根据其业务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以自有资金收购、定向增发或其他合理的方式整合尼龙化工产业,构建完整的尼龙化工产业链,同时,支持神马实业根据氯碱化工产业经营形势及自身发展规划需要,以出售资产、定向增发或其他合理的方式,着手解决神马实业与开封东大之间的潜在同业竞争,最终实现神马实业的可持续发展。
按照公告,神马实业将会整合集团内的尼龙化工产业链和氯碱化工产业链,但我们认为这种类似外延式的扩张虽然延伸了上下游、减少了关联交易,但对公司盈利状况的改善比较有限,尼龙产业链因为原料成本较高、工业丝应用领域受到价廉的涤纶工业丝的冲击而日渐萎缩、公司自身新业务的拓展速度比较慢,氯碱业务因为整个行业的产能过剩和公司自身没有水资源和电力成本优势、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未来被剥离的可能性比较大。集团下属公司在芳纶1414产品研发方面,已经建成1000吨/年的规模但只开启了500吨/年的生产线,目前还处于开开停停的试验阶段。
这些年,中平能化一直在构建一个以煤炭采选、尼龙化工、煤焦化工、煤盐化工4大核心产业和电力、高新技术、建工建材、装备制造、物流贸易5个辅助产业为内容的“4十5”产业格局,走出了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适合企业特点的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并已形成自己的“3+2”循环经济模式。“3”就是以独立项目或矿点为基础的“点循环”、以相关产品或产业链延伸为主体的“线循环”、以系统集成与多项目联产为依托的工业园区“面循环”;“2”是一方面在节能减排中放大资源功能,一方面在保护环境中建设矿区生态文明。目前,已逐渐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实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此模式基于一个新型资源观,就是把一切有形的、无形的、可利用的因素都视为资源,包括工业“三废”。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