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石化 >> 市场行情 >> 正文
国际油价看涨预期不断增强 4月或创新高
2010-4-2 来源:新华社
关键词:原油 成品油
    在1月和2月过山车式的下跌和上涨之后,国际原油价格在3月份呈现高位震荡走势,多次触及83美元的价位。3月上旬,WTI原油价格于每桶80美元附近起步,一路小幅上涨至83美元附近,随后在美元大幅上涨的压力下陷入78.86至83.47美元的区间震荡。月末,WTI原油价格重续涨势,三个交易日内从80美元上涨至收盘的83.46美元。
  3月份油价的上涨是在美元总体走强、原油库存继续增加和中国CPI意外增长等背景下实现的。库存增加和美元走强的现实,没有抑制住投资者对经济增长的预期,市场信心增强,油价挑战高位的欲望在增加。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预计,只要欧元区债务危机不进一步恶化,4月份国际油价将在震荡中继续挑战上方阻力,不排除在震荡中创出新高、寻求新的波动区间的可能,但空间暂不会太大。
  经济指标逐步向好 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进入3月份,美国的经济指标在走稳中趋向好转,但失业率高企令经济恢复的不确定性难以排除。中国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不过,市场总体对消费增长好转的预期不断加强,风险偏好不断提升,给油价上涨带来动力。
  3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消费者信心数据趋于好转,但就业数据依然不容乐观,经济恢复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3月31日,研究机构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公布的美国3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2月份修正后的46.4,大幅上升至52.5,也高于市场此前普遍预期的50。显示消费者信心恢复明显。3月上旬,美国劳工部公布的3月8日至12日首度申领失业救济人数环比下降6000人,连续第2周下降。但3月31日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减少2.3万人,远低于预期的增长5万人。尽管美国劳工部月末数据要到4月2日才公布,但还是对市场信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2月零售销售较前月增长0.3%,1月修正后为增长0.1%。
  总体来看,美国经济指标趋向好转,但关键性的象征经济复苏的重要指标——非农业就业数据是否出现出现连续好转的势头,依然需要观察。连续多月维持在接近10%的失业率也给美国经济的恢复增加了不确定性。
  不过,中国经济数据显示增长势头强劲。2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长45.7%,比1月份时的21.0%的增幅明显提高;2月份进口额同比增长44.7%;2月零售年率上涨22.1%,工业生产年率上涨12.8%。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2.7%,大大高于市场预期。
  供需关系出现好转 各大机构谨慎上调需求预期
  3月份,原油产量和原油库存持续增加,成品油库存总体小幅下降,总库存水平比5年平均高9000万桶;美国炼厂开工率从低位恢复;各大机构谨慎上调需求增长预期。总体来看,原油市场活力在逐步恢复。
  欧佩克(OPEC)限产执行率继续下降,产量持续增加。2010年前2个月,OPEC11个产量约束成员国的限产执行率已经从2009年最好时的83%大幅下降为51%。
  3月初道琼斯认为,不包括伊拉克在内的OPEC11个限产成员国2月原油日产量增加了11万桶,总产量从1月份修正的每天2678.5万桶增加到2689.5万桶,连续14个月(2008年12月以来)创日产量新高,比目标产量高出205万桶。12个成员国2月原油日产量增加了19.9万桶达2946.4万桶。3月中旬,道琼斯再度将OPEC12个成员国2月份原油日产量从2944.4万桶上调至2949万桶。
  美国能源情报署将非欧佩克成员国2010年的日产量增长预估上调12万桶,预计增长55万桶至5082万桶;将2010年OPEC原油日均产量较上月预期上调3万桶至2950万桶;将2月份OPEC国家日均原油产量比上月增加了20多万桶达到2949万桶。
  此外,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国际能源机构(IEA)和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均小幅上调了对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加预期。
  3月9日美国能源情报署发布报告认为,2010年全球原油需求将增长1.7%或147万桶/天至8551万桶/天,较2月份预测调高0.2%或21万桶/天。2010年非经合组织(OECD)国家需求预计为4003万桶/天,较2月份预期上调0.7%,较2009年上调137万桶/天或3.5%。其中,中国2010年原油需求将增长5.4%或44万桶/天,美国2010年石油需求将增长20万桶/天至1889万桶/天,比2月份的预测上调了0.2%。美国当前季度石油需求将同比增长13万桶至1897万桶/天,并称这是2007年第三季度以来美国石油需求首次同比上涨。
  3月10日,欧佩克预计2010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将增长90万桶,至每日8520万桶,较其2月份的预期上调了10万桶。并认为,在过去经济衰退的5年中,一季度和二季度之间的原油消费季节性的每天下降了180万桶,今年二季度原油需求季节性下滑预计为每天82万桶,大约为近几年的一半。
  3月12日国际能源机构将今年全球原油日需求预估提高7万桶至8660万桶,比2009年日均增加160万桶或1.8%。并认为全球需求经历连续5个季度下降以后在2009年第四季度恢复增长。
  美国原油库存持续增加 炼厂开工率上升
  美国石油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自2010年1月26日创下2009年以来3.2608亿桶新低以来,一直处于持续增加态势,3月30日公布的库存达到3.519亿桶,比2009年末的3.289亿桶增加2300万桶,增幅7%。汽油库存从2009年末的2.2亿桶增至2.23亿桶,增加300万桶。馏分油库存基本处于下降之中,从2009年末的1.626亿桶下降为1.475亿桶,减少1500万桶,下降9.2%。
  美国炼厂开工率从低位恢复,或成消费好转信号。美国石油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炼厂开工率已经明显恢复,从2010年2月9日最低的77%,上升至3月30日的82.1%。而且在开工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汽油库存增幅减少且出现下降趋势,馏分油库存出现明显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美国消费形势在不断好转。
  美元走强对油价压力有所下降 基金持仓兴趣不减
  目前,尽管欧元区国家的债务危机远没到彻底解决的时候,欧元也依然处于下跌趋势之中,。但汇率对油价的影响相对下降。从2009年7月开始,美元走势对油价的影响开始减弱。美元大幅贬值没有带动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美元强劲上涨也没令原油价格大幅走低,两者相关性有所降低。特别是3月末,油价对美元走强有较为明显抵抗力。预计4月份美元对油价的压力可能相对较小。
  从2009年8月份开始,投机基金一直处于净多头寸状态。按照最新的统计方式,截至3月23日的最新数据显示,资产管理机构持有的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净多头寸更是高达16万手。近一个月以来一直维持高位,持多仓兴趣浓厚。
  4月油价或创出新高
  长期来看,影响油价的主要因素依然是经济恢复的不确定性。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失业率在近20年来高位徘徊,虽然有下降的迹象,但能否持续还难以判定,经济复苏出现反复的风险没有排除。
  短期来看,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欧元区国家的债务危机或将成资本市场和原油市场重要的影响因素,地缘政治和军事因素也始终与原油市场如影随形,产量依然会伴随着需求的恢复而增加。
  80美元/桶既是2008年10月以来的高位,也是2009年5月份以来波动区间的顶部,还是中国价格管理部门对成品油价格调整方式转换的分界线。投资者担心当油价超过80美元/桶后,中国炼厂因成品油价格不上调而利润被挤压,从而大幅减少对原油和其他原料油的需求。无论从基本供需关系还是从技术图表分析看,一旦有效突破80美元价位,可能预示新的平衡区间的形成。
  预计,4月份国际原油(WTI)价格会继续在80美元附近波动后寻求对85美元阻力的突破,呈现底部逐步抬高震荡走势的可能性较大,不排除创出新高的可能,但暂时看不到太大的上涨空间。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苒儿)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