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资源利用最优、能量利用最大、污染排放最少
在全球低碳经济潮流方兴未艾的背景下,从现实和长远看,现代煤化工发展走跨行业联产之路,是实现高效、节能、环保的必然要求。因此,从现在起要突出多方合作,打破行业界线,加快发展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多联产)。这是3月25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中国IGCC多联产论坛上,与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中国科学院院士费维扬和上百名专家形成的共识。
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副总工梁龙虎提出,我国既是煤炭资源大国,更是煤炭消费大国,如不改变目前消费结构和趋势,资源前景不容乐观。目前,国内煤化工受资源、资金、技术成熟的因素制约,煤化工装置无法与大型石油化工装置规模相比,在未来同台竞争的化工产品市场不一定占优势,尤其是在中东地区化工产品的冲击下,竞争更加激烈。
当前能源形势催生出现代煤化工产业,这是发展的必然。专家认为,发展煤基化工来提供原来依赖石油的化工原料,让有限的石油资源更大限度地生产市场紧缺的燃料油品,无疑是减缓原油资源紧缺、大量依靠进口压力的有效途径。
但是,现代煤化工是资金和技术高度集中的产业,且受煤炭资源、水资源、环保法规等诸多因素制约。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扩大规模效应、提高产品附加值,是业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在此次论坛上,专家提出,走跨行业多联产,或将是现代煤化工发展的一条高效、节能、环保之路。单独发展煤制油和煤制烯烃,即使在2020年能替代生产5000万吨油品,需消耗煤炭2亿吨,这也仅为届时石油需求量的1/10,而且投资额巨大。而如果煤化工通过跨行业实现与石油化工广义上的联产,就可以做到资源利用最优化、能量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
煤制油与石油加工项目优化组合,能做到优势互补、事半功倍。梁龙虎分析说,一是可以实现原料互补、产品优化调合、公用系统共享。联合后,可直接将煤液化的初级产品输送到现有炼油厂,作为炼厂的加工原料,并与炼厂的产品进行调合,或进一步深加工。国外专家测算,这样结合的燃料油每桶可降低成本3~5美元,同时大大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二是优化组合后,可提高产出、降低投资。将煤制得的廉价氢替代炼油厂用轻烃制氢,用于渣油深度加工可多产轻质油;以1000万吨/年炼油厂产200万吨渣油计,每年能多得12万~15万吨轻质油,并节约投资8亿~10亿元。三是煤制油的油品可以利用国内现有的中石化、中石油全国销售网络进行销售,有利于降低销售成本。
目前,国内多个行业都在发展能源化工。专家提出,IGCC是适应中国国情,实现资源充分利用和节能减排最佳的技术和载体之一,但目前在国内发展缓慢。要加快发展IGCC项目,从体制上看,关键要打破行业界线,扫除条块分割,突出多方合作;在认识上,要使各方意识到,如果延误当前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发展时机,将会显著增加我国治理环境污染的成本,难以控制未来石油进口,并大大增加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本。
为此,倪维斗院士特别指出,现在我们面对的一大挑战是从现在到2050年,中国有1000亿吨煤炭要如何高效、低碳利用。
倪维斗院士说,IGCC在技术上完全成熟要有个过程,因此不赞成遍地开花,但今后5年内,应该批准建3~5个示范项目,以迈开步子、稳步推广。在技术上要总结提高,去年IGCC在福建联合石化炼油乙烯项目中获得成功,该项目现已顺利投运。此外,目前国内煤制甲醇产能过剩,但电力、油品紧缺,如果采用IGCC,一半做烯烃和油品,另一半发电,就能做到平衡。
现在一些企业有上IGCC项目的积极性,也有资金。倪维斗建议,我国实施现代煤化工战略刻不容缓,国内正值新一轮电力建设的高潮,国家应从资源最佳配置考虑,加强宏观调控,制定政策导向和规划,有关部门应出台碳税政策,对减排项目包括IGCC实行鼓励。
从事煤化工研究的上海亚化咨询公司夏磊总经理认为,煤电企业、煤化企业和采炼油企业三方合作,联合开展IGCC项目示范,能实现共赢。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龚欣教授建议,组建科研院校、化工设计院、电力设计院和跨行业企业的多方合作联合体,共同推进IGCC产业发展,中国应走在世界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