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化工 >> 行业动态 >> 正文
陈化粮消减 乙醇产业面临口粮危机
2010-3-16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乙醇 燃料 纤维素
    目前,中国的燃料乙醇产能约为170万吨,其中约150万吨以谷物为原料,但这一发展方向因与粮食安全相冲突,进展缓慢。
    如何解决原料替代问题,降低燃料乙醇的高成本是四大乙醇生产企业不可回避的难题。
    3月1日召开的跨国公司中国论坛上,诺维信中国总裁柯铭宣布,已经研制出新型酶制剂,可将生物燃料成本降至2美元/加仑。这是继去年中粮、中石化和诺维信三方共同签署发展纤维素乙醇技术合作协议以来获得的重大进展。
    据麦肯锡2009年研究报告分析,到2020年纤维素乙醇可替代3100万吨汽油,使得我国对外石油依存度下降10%,同时每年还能减排9000万吨二氧化碳。
    目前,中国的燃料乙醇产能约为170万吨,其中约150万吨以谷物为原料,但这一发展方向因与粮食安全相冲突,进展缓慢。
    陈化粮变废为宝
    1999年全国粮库粮食积压严重,在北方地区情况尤为明显,当时国内粮库现代化程度低,粮食物流规模小、流量低,北方地区大量富余粮食无法有效地向南方地区输送,造成了储备粮陈化现象。由于陈化粮中含有大量黄曲霉毒素,有致癌作用,所以国家对于它的流通、采购都有严格规定。2001年,当时的国家计委等五部委颁布《陈化粮处理若干规定》,规定陈化粮必须在县级以上粮食批发市场公开拍卖,确定了陈化粮的用途主要用于生产酒精、饲料等。
    正是为了消耗大批的陈化粮,并缓解日益吃紧的能源供求,国家投资50多亿元,批准全国建立4个燃料乙醇企业:安徽丰原生化、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吉林燃料乙醇、河南天冠集团。
    据中粮集团科学研究院生化研发中心的武国庆博士表示:“当时生产燃料乙醇的转化效率是3吨陈化粮产生1吨燃料乙醇”。到了2005年,随着陈化粮的消耗殆尽,生产原料逐步以玉米(资讯,行情)新粮为主,“2007年玉米新粮在生产原料里的比例已经上升到了86%左右。”
    安徽粮食批发市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05年之后,我们就没有拍卖过陈化粮。”
    虽然,陈化粮的消失被看做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不过对于中国四家乙醇燃料生产企业来说,却意味着原料来源渠道的减少以及成本的增加。
    目前,除了中粮生化能源,其他三家企业在最近两年内,都没有再使用陈化粮作为原料。
    “现在河南境内没有陈化粮了,所以我们要用口粮。”河南天冠集团的原料部门负责人说。即使是位于黑龙江的中粮生化能源,他们使用陈化粮的历史也可能在两年后终结。
    成本递增之痛
    随着燃料乙醇生产原料由陈化粮转向新粮,乙醇生产企业的成本也随之攀升。“陈化粮的价格比新粮要便宜,而且陈化粮的水分要比新粮少,因此用陈化粮来提取燃料乙醇的成本比新粮低一些。”黑龙江华润酒精厂的林明处长说道。
    为鼓励乙醇燃料生产,国家出台了相应的补贴优惠政策:在结算时,保证乙醇厂每吨燃料乙醇有100元左右的利润。即便如此,燃料乙醇生产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仍旧不小。
    河南天冠集团宣传部刘部长告诉记者,天冠集团生产的燃料乙醇已独霸河南市场。而根据国家八部委的安排,其还将市场延伸到邻近的湖北和河北某些城市。但是天冠集团在河南并未享受到市场垄断所带来的超额利润,倒是一直在赔本卖燃料乙醇。据了解,天冠集团主要是靠小麦(资讯,行情)来生产乙醇,生产一吨燃料乙醇的成本大致在5000元以上,如此高的成本,使得天冠在享受了国家优惠政策后仍然有亏损,并没有所谓的100元左右的利润。
    “从目前来看,国家每年要拿出20多亿元来补贴这四个燃料乙醇生产企业,但随着国家乙醇汽油推广范围的扩大和乙醇汽油消耗的增长,国家对乙醇的补贴负担会越来越重,根据相关政策,在未来的几年里,对乙醇生产的补贴会逐年递减,这对生产企业来说压力不小。”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地区开发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明华说。
    非粮乙醇求解
    企业单单依靠粮食作为原料不是长久之计。
    2007年,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将不再利用粮食作为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原料,取代粮食的将是非粮作物。财政部印发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也明确提出:“石油替代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重点是扶持发展生物乙醇燃料、生物柴油等。生物乙醇燃料是指用甘蔗、木薯、甜高粱等制取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是指用油料作物、油料林木果实、油料水生植物等为原料制取的液体燃料。”
    两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石元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发展非粮乙醇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首先,中国的人均耕地极其缺乏,只有美国的1/5。其次,中国的人均拥有粮食是美国的1/4;第三,中国大量进口油籽和食糖。针对这个国情我们提出的原则是中国燃料乙醇不争粮地,才可以持续发展。中国燃料乙醇的发展,就是要’试之粮,发之非粮’。”
    而木薯资源国内有限,只适合广东和广西附近区域种植。北方适合种植甜高粱,但原料生产周期和原料保存等问题,导致难以满足工业化连续生产线的稳定供应。
    “木质纤维素作为燃料乙醇的原料,无疑是最符合各方利益的。”中粮集团生化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郝小明说道,“与风能、太阳能相比,燃料乙醇燃烧虽然放出二氧化碳,但是由于生产燃料乙醇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本身又吸收二氧化碳,从循环角度来讲是符合低碳概念的清洁能源。”
    郝小明认为,从可再生能源替代角度来看,电能可以通过风能、太阳能、核能等能源来转化生产,但是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是无法生产或替代车用液体运输燃料。因此用秸秆中占60%的纤维素与半纤维生产附加值更高的燃料乙醇,剩余的木质素(25%)再用来发电将是更好的秸秆利用途径,即做到“醇电联产”的模式。将秸秆原料“吃干榨尽”,实现秸秆原料的价值最大化。
    同样,武国庆博士也表示,虽然目前可以生产出木质纤维乙醇,但是预处理环节太多,原料单耗多,生产成本太高。要想真正实现木质纤维素乙醇的工业化生产,还要加强技术上的突破。
    纵观国内外木质纤维素乙醇发展历程,近几年技术进展迅速,接近产业化的技术在国外已经建设多套工业示范装置,木质纤维素乙醇有望在未来3到5年内突破技术瓶颈,实现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化。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苒儿)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