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产业升级重点 把握化工新材料投资机会
2010-12-27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工程塑料 聚酰亚胺 聚甲醛 聚酯
化工新材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工行业的高端领域。专家认为,化工新材料的发展应围绕产业升级中的重点项目提前有计划地布局。如大飞机、国防军工、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高铁等领域。只有把材料做好,才能把握住相关下游产业发展壮大带来的市场机遇。
综合业内人士和券商分析师的观点,中国化工新材料的发展水平整体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但有的子行业正奋力直追,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有望逐渐替代进口,分享有关新兴产业成长的“盛宴”。这些子行业包括高性能纤维、工程塑料、功能性膜材料、氟硅深加工材料等。
芳纶市场需求缺口较大
芳纶在高性能纤维领域占据主要地位。其中,对位芳纶是芳纶纤维中最重要的品种,在宇宙探索、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水陆交通、绳索光缆、体育休闲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
对位芳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芳纶14,也称芳纶Ⅰ;芳纶1414,也称芳纶Ⅱ;多元共聚芳纶;杂环芳纶,我国生产的芳纶Ⅲ产品属于这类。
对位芳纶由美国杜邦公司于上世纪60年代开发成功,1972年实现产业化。国外对位芳纶的总产能2009年约为62650吨,2011年预计将达70000吨左右。我国对位芳纶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但产业化进展缓慢。目前,国内有10多家企业正在进行对位芳纶产业化发展,包括中国化工集团、烟台氨纶、仪征化纤等,2009年我国芳纶1414企业的试生产产能约为1770吨。
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全球特种纤维市场销售额为56亿美元,预计到2012年将增加到92亿美元以上,平均年增长率为10.5%,其中市场份额最大的是芳纶;芳纶2007年的销售额为32亿美元,预计到2012年为5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9.8%。
目前芳纶市场需求缺口较大,产品价格保持高位,芳纶1414的毛利能达40%左右,主要用于防弹服装、头盔、防刺和防割材料以及缆绳和传送带等,国内市场需求6000吨左右,产能仅255吨左右,计划扩产的企业很多,但多数停留在中试或放大阶段。
上市公司中相关公司主要是烟台氨纶。公司目前拥有100吨芳纶1414的试生产线,募投1000吨芳纶1414产品预计明年投产,同时预留了将产能扩增到5000吨的空间。
特种工程塑料迎来较好发展机遇
工程塑料是指可以作为结构材料承受机械应力,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和较苛刻的化学及物理环境中使用的塑料材料,在航空航天、电子电气、汽车、石化、国防军工等领域被广泛运用。
工程塑料分为通用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两类,前者包括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聚酯(PBT)、聚苯醚(PPE)等,后者包括聚苯硫醚(PPS)、液晶聚合物(LCP)、聚砜(PSF)、聚酰亚胺(PI)、聚芳醚酮(PEEK)、聚芳酯(PAR)等。
特种工程塑料上世纪被列为战略物资,国外对我国禁运。“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同时考虑在合适时机引进国外技术,特种工程塑料将迎来比较好的发展机遇,其市场需求的增速也高于通用工程塑料。
行业数据显示,我国通用工程塑料的消费量2004-2009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0%,2009年需求量为248万吨,主要用于电子电器、建筑和汽车领域。“十二五”期间通用工程塑料需求量仍将保持快速发展,2009-201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8%。我国特种工程塑料2009年消费量约为2.25万吨,2009年-2015年需求量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为17.3%。
国内上市公司中,与特种工程塑料相关的公司有普利特、深圳惠程等。中金公司研究报告称,未来三年,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全球对液晶高分子材料(TLCP)需求仍将保持14%左右的增速,而中国的TLCP需求尤为旺盛,需求年增速可高达20%,供需缺口不断扩大。
此外,聚酰亚胺是性能优异的耐高温材料,国内主要应用于高温除尘电子行业和军工航天领域。由于技术门槛极高,国内市场主要依赖进口,但国外技术和产品基本不对中国出口,这使得国内聚酰亚胺市场的消费能力长期受到压制。聚酰亚胺技术集中在少数几家公司手中。聚酰亚胺纤维的供应商家仅奥地利赢创一家,俄罗斯也有少量军工产品,但不对外销售;聚酰亚胺薄膜的供应商有杜邦、宇部兴产、SKC等公司;聚酰亚胺工程塑料的供应商有沙特基础化学公司、杜邦等公司。
锂电池隔膜实现进口替代潜力巨大
锂电池隔膜是锂电材料中技术壁垒最高的一种高附加值材料。目前,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隔膜以聚烯烃微孔膜为主,包括聚乙烯单层膜、聚丙烯单层膜以及由聚乙烯和聚丙烯复合的多层微孔膜等。隔膜吸取电解液后,可隔离电池正负极以防止出现短路,同时允许锂离子的传导;在过度充电或者温度升高时,隔膜通过闭孔功能来阻隔电池中的电流传导,起到防止爆炸的作用。隔膜在电池成本中占15%-30%。
数据显示,历年锂电池隔膜市场保持了10%左右的增长率,而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启动,这一增长率有望大幅提升。2013年锂电池隔膜需求量预计达到5.63亿平米,产值近17亿美元,为2009年市场容量的1.76倍。目前只有日本、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隔膜的生产技术和相应的规模化产业,相关企业有日本旭化成、美国Celgard及东燃等,下游电池企业有三洋、索尼、松下、三星等。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基地,2009年生产锂电池17.85亿只,但所需隔膜大部分依赖进口。由于技术水平落后,大型动力锂电池厂家尚不敢选用国产的隔膜,未来真正取得技术突破还需要时间。
湘财证券分析师认为,我国锂电池隔膜80%依赖进口,而产品的毛利率高达60%以上,未来在电动车市场的带动下,锂电池隔膜市场前景广阔,越来越多的国内公司将涉足这一领域,随着技术和质量的提升,实现进口替代的潜力巨大。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