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化工 >> 市场行情 >> 正文
氯化苯市场两面承压高位回落
2010-12-21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氯化苯 硝基氯苯

    11月份,国内氯化苯市场创下了半年来的新高,并一度出现货源供应吃紧的现象。这一波高位持稳行情持续了一月有余,国内主流成交价在7600元(吨价,下同),高端成交到7800元以上,环比涨幅15%,是半年以来的最大月涨幅。进入12月份,受原料上涨、需求回落的双重挤压,价格开始震荡回落,主流成交价在7200元,跌幅在5%左右。但受目前国内资源有限、成本支撑等利好影响,下调空间不会太大,进入箱体整理有望成为近期主流走势,后期市场仍被看好。

    上推下压两头受挤

    一方面,氯化苯的原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抬升。12月上旬,受节能减排、限电限产等因素影响,国内焦化苯产量继续下降,其供需有所偏离,本已步入调整的焦化苯市场出现上调,由6500元涨至6700元,高端在6900元以上。同时,国内石油苯也出现5%的回涨幅度,提高了氯化苯的生产成本,原料价格下调受阻,对氯化苯价格形成了基本支撑。
    另一方面,氯化苯下游需求回落,后市走向日渐看空。随着氯化苯主要消费品种硝基氯苯市场的回调,氯化苯高端价格被连续打压,并且大单采购被削减,各生产企业降低库存,压制了氯化苯企业的出货价格。另外,氯化苯的下游二氯苯、2.4-二硝基氯苯企业由于氯化苯前期货紧价扬,根据自身工艺的转换,分别从采购氯化苯转向采购焦化苯、对硝基氯苯,更加降低了氯化苯的需求量。由此造成了氯化苯上推下压的受挤局面,行情面临上下两难的压力。

    年关临近箱体整理

    临近年底,也成为影响氯化苯市场的短期减量因素。根据化工市场的运行规律,特别是对基础化工产品生产企业而言,为了在年底能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供需平衡点,会降低开工率以稳定因短期需求下滑而造成的市场震荡。因此,除价格因素影响了氯化苯的需求以外,常规需求也小幅降低。但是,随着氯化苯价格的合理回调,其与焦化苯价格落差已在500元以内,二氯苯企业采购焦化苯已不合算,2,4-二硝基氯苯企业采购氯化苯的积极性也会相对提高。因此,年底这段时间由于常规减量和市场潜在增量的共同作用,市场会进入一个箱体整理格局,但振幅不会过大。
    此外,年底资金回笼因素也有一定影响。几乎所有的化工企业年底都存在资金回笼的现象,企业为保证资金很好回笼,对开工率会进行相应调整。氯化苯企业上游的大部分焦化苯企业,因资金回笼因素总体开工率不可能提高,一些小的加工企业目前仍在限产或停产,对氯化苯企业开工率也会形成制约;下游硝基氯苯企业也会因近期的价格连续下探,因回笼资金困难而控制开工率,上中下游如能同步控量,市场大幅震荡则可避免,进入箱体整理也更有利后市的回升向好。

    资源有限后市看好

    目前,国内氯化苯企业的综合开工率在60%左右,并且锦西化工、河南开普、无锡电化等企业停产或限产,短期内不会开工,估计有15%的产能将退出市场。加之天化、济宁电化、扬农、苏化等企业开工不能有效放大,近期氯化苯资源仍然有限,预计近期的调整行情持续时间不会太长。
    据了解,武汉祥龙电业新建的8万吨氯化苯装置计划于明年6月份建成投产,届时国内供需基本可达到相对平衡。在此期间,一旦下游市场稳定,开工出现放大,氯化苯资源的紧缺现状仍会再现,后市仍被看好。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