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塑料 >> 市场行情 >> 正文
多空交织ABS或将延续跌势
2010-12-10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ABS
  下半年以来,ABS市场一片红火,进入9月份后价格更是连创年内新高。11月中旬,连续四个月的震荡走高态势被终结,价格开始回调。目前ABS价格已在高位,市场抵触情绪浓厚,后市在多空交织中,或将延续跌势。
  目前,ABS市场利空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目前ABS价格处于高位,下游企业难以转嫁成本,接货力度亦明显乏力,观望氛围浓厚,购买意愿不强。玩具、家电和汽车是ABS的消费大户,尤其进入11月份之后,传统的“金九银十”最佳销售时节已过,空调、液晶电视、冰箱等家电逐渐回归淡季,销售日趋低迷。统计数据显示,1~10月国内家电类累计零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20.5%,增速低于1~9月份的22.0%。国家出台一系列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后,房屋销量持续走低,对家电的需求也随之出现了短期下滑。目前,家电行业的开工率仅为50%~60%。玩具行业也进入季节性淡季,圣诞节出口订购热潮已接近尾声,难以对ABS市场形成支撑。
  二是人民币汇率变动导致换汇成本增加,汽车、玩具等行业出口获利空间越来越小,生产经营困难。仅以汽车为例,在钢材、油、铝、煤等原材料全球性涨价的形势下,整车及零部件出口利润率缩减。2010年汽车出口仅占国产车的2.5%左右,自主品牌轿车出口的主力市场依旧是不发达国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0年上半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总额达到134亿美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90%。人民币汇率变动使进口零部件成本下降,一些国产化率低的企业大肆采购进口产品,国产零部件产品竞争力下降,人民币汇率变动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国内企业的利润和生存空间。同时以轮胎特保案为代表的针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国际贸易保护措施,让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国际市场生存愈加艰难。这些企业还要承担人民币汇率变动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若采取降价措施,则企业商业利益受损;不降价,产品则面临退出市场竞争的危险。
  三是中国经济增速小幅度回落趋势明显。12月7日发布的《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从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将呈现“前高后低”的局面。经济增速放缓,市场忧虑情绪上升,观望气氛加重,商家多数在担忧中报价松动下跌。多数贸易商对后市不看好,市场交投清淡,对ABS采购力度有限。ABS企业纷纷下调出厂价格。
  影响ABS市场的利好因素有:
  首先,供应面偏紧。上海高桥ABS两条线开工率维持在60%,一条生产线继续停车检修。国际方面,日本东丽年产22万吨的装置继续停车检修。目前企业库存偏紧,国内和国外货源供应依旧紧张,短期可遏制ABS产品价格过快下跌。
  其次,刺激车市的多项政策将于年底前正式终结,或可迎来抢购末班车。统计数据显示,虽然今年购置税减免政策已经有所减弱,但对车市的促销作用依然比较明显,1.6升及以下排量车型的市场份额增长了5%。12月底购置税减免政策将正式结束,可以预见在最后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市场也许会出现爆发性的增长,甚至可能预支明年销量,对ABS市场形成一定利好。
  再次,上游原料苯乙烯、丁二烯及丙烯腈保持高位盘整,对ABS价格有一定支撑。上游单体在高位上继续冲高回落震荡盘整,对丁二烯市场有稳定作用;丙烯腈市场受外盘走高、供求关系日趋紧张等影响,市场报价坚挺,对ABS市场基本面有所支撑。
  最后,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至今年11月,全国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金额高达138亿元。仅汽车领域,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全国销售、回收和拆解环节新增就业人数过万,还带动了汽车家电生产、维修、售后等领域。目前部分汽车加工行业开工接近满负荷。
  目前,ABS市场多空交织。厂家陆续下调报价,整体市场需求未能提振,导致成交不畅。加之12月份是季度性需求淡季,因此下游需求低迷难有起色,终端用户多持观望心态,随需随购为主。从市场的基本面来看,供应与需求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变化,因此ABS市场或将延续价格下调走势,但是在利好因素影响下,价格下滑空间有限。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苒儿)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