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复合材料 >> 行业动态 >> 正文
复合材料迎来通用航空时代
2010-11-30 来源:复材在线
关键词:复合材料 航空

    11月16至21日在珠海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国际博览会吸引了全世界航空航天爱好者的目光。此次航展吸引了来自35个国家的600多企业前来参展,参展规模创历届航展之最。
   
    此次航展期间展出了各种类型的飞机共71架。一批中国自主研发的先进机型纷纷亮相航展。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展出了L15猎鹰高级教练机、新舟600支线客机、海鸥300等全新机型;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也首次派出自行研制的ACA313直升机、ARJ21新型支线客机和C919大型客机概念样机。通过此次展会,国产大飞机C919签署了百架的订单,这足以表明C919大型客机已经被主流市场所接受。其在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环保性等方面的特点在同类型机型中很有竞争力。而“海鸥300”这款国内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水陆两栖的飞机也被观展的观众当场订购。据介绍,“海鸥300”填补了中国水陆两栖飞机的空白,该机综合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类机型的先进水平,可广泛用于公务飞行、客货运输、医疗救护、航空探测、旅游观光等领域。
   
    珠海航展也揭开了我国通用航空时代的序幕。也就在此次航展前几天,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的《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中指出,我国计划内地将开放1000米以下低空允许小型飞机飞行。这里提到的小型飞机只要是只轻型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等。

    这就意味着一旦这块市场真正开放,通用飞机和直升机整机未来受益最大,内业专家指出,如果中国低空飞行领域进行开放,私人飞机将在未来15年中国需求量有望突破1.5万架,中国通用飞机市场将得到爆发式增长,上下游产业也将带动超万亿的市场规模。
    
    作为航空制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复合材料由于重量轻、强度高、耐化学腐蚀和耐候性等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得到了业界的认可,飞机上最初采用复合材料的部位有舱门、整流罩、安定面等次承力结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机翼、机身等部位,向主承力结构过渡。飞机上大量采用复合材料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减重,而复合材料构件的共固化、整体成型能够成型大型整体部件,可以明显减少零件、紧固件和模具的数量。减少装配是复合材料结构减重的重要措施,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在国外情况看,各种先进的飞机均与复合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复合材料在飞机上的用量及应用部件已成为衡量飞机机构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全球2大航空巨头欧洲空客公司和美国波音公司都在其飞机中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号称目前全球“最先进、最宽敞和最环保”的空客公司的空中巨无霸A380客机除体积庞大外,在复合材料的应用上取得多项重大技术突破。A380复合材料用量达到25%,其中22%由各种不同的增强型塑料复合材料制成。而波音公司最新推出的787客机复合材料用量将达到50%,远远大于A380。

    无论是空客公司还是波音公司,随着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复合材料在飞机上的用量日益增多,而在小型飞机应用中也同样呈增长趋势。 

    在珠海航展展出的我国品牌和知识产权的轻型运动飞机---阿若拉,就是采用了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受《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意见》出台的影响,作为此次参展商的中航工业通用飞机有限公司(中航通飞)在并购美国埃佩克公司(EPIC)的部分实物资产(包括4款轻型高端公务机)的基础上,正在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公务机,另外在他们一期规划的运5B“小鹰”500、“海鸥300“机型,以及研发的运15-000、“蛟龙”600等新飞机型号中,复合材料也将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低空领域的开放,私人飞机将是航空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产业,在未来10年里,中国的私人飞机将以每年20%-25%的速度增长,十年内,中国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飞机拥有国。而作为航空产业链的复合材料市场将迎来通用航空时代。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