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与进对其他产业而言或许不算难事,但氨纶在纺织化纤领域素有“味精”之称,这种特殊性一方面使销售情况很大程度上受控于中间商,另一方面当价格出现波动后,生产商的可操控性大大降低。因此,在市场出现变化后,观望成为一种相对通用的操作手段。
此番氨纶企业进退抉择的矛盾关系可以从几方面分析。
首先从成本面来看,PTMEG作为重要的氨纶原料,虽然截至10月基本售价并未出现明显的变动,一直保持在25000元~26000元/吨的范围内,但PTMEG的上游原料BDO售价近期以 来不断推高,目前已形成相当明显的倒挂状态。同期氨纶也已完成利润水平的提升,因此调涨售价意向变得愈加浓厚。纯MDI尽管在氨纶原料中占比相对较小,但连续几个月的高位跟进,加上纯MDI生产企业检修及下游启动的预期,氨纶价格有进一步拉涨的趋势。原料价格普遍上涨将对氨纶形成基本面的高位支撑。
其次从供应面来看,在江浙地区强势限电措施下,国内半数以上氨纶产能检修。进入8月,这些产能相继恢复生产,步入总量回升阶段,一些新建产能(例如华海集团20000吨/年项目,烟台氨纶3000吨/年项目,淮安侨新1000吨/年装置)也已接近投产时间,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后市供应预期。而氨纶企业通过9月下旬10月初的两次提价,成功地将库存转移至下游经销商、织造厂,各厂家均保持偏低甚至部分批号缺货的状态,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氨纶企业的销售心态。
最后从销售、需求面来看,进入今年纺织品产销旺季以来,无论是外销还是内需均保持强势攀升走势。受此影响,多数厂商于9月下旬10月初期采取现款增购、预付款签订批量供货合同等方式囤积货源。随着人民币汇率的不断变动,纺织主要原料棉纱、涤纶等更是高位持续上涨。
不过,终端产品价格并未有效跟进,直接迫使不少企业订单接洽量缩减,一些中小企业更是通过降低开工率避免资金进一步投入,氨纶采购企业也转入以前期备货应用及按需进货为主。失去终端需求支撑后,氨纶经销商操作心态也将明显走弱。
综合分析,短期内氨纶生产企业或将在成本走高、库存低位缓步攀升的影响下,进一步上调售价,但终端需求的不畅,供应总量的迅速回升尤其是新建产能的集中释放,都将带给氨纶企业经营压力。因此,保稳、观望或将成为近期氨纶企业普遍采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