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全国扫描隧道显微学学术会议在武汉召开
2010-11-11 来源: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关键词:扫描隧道显微学 学术会议
11月2日至5日,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扫描隧道显微学学术会议”(简称STM11)在武汉东湖碧波宾馆成功召开。国内外近40家科研院校120余位专家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邀请了16位国内SPM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作了大会邀请报告,47位学者作了口头报告,同时张贴了28张会议墙报。
学术会议上,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杨金龙教授和王兵教授分别系统介绍了第一性原理计算STM模拟的相关研究进展以及STM在表面单分子物理化学方面的应用;香港中文大学的肖旭东教授介绍了在Si(111)-7×7上生长的纳米尺度的铅岛的赝能隙和超导性;暨南大学的蔡继业教授主要介绍了他们研究小组利用AFM在生物细胞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中科院物理所的吴克辉教授展示了在拓扑绝缘体Be2Se3薄膜的分子束外延生长和输运性质研究工作;中国科技大学的董振超教授则阐述了他们小组发现的STM诱导分子上转换发光等新现象;来自吉林大学的张文科教授报道了通过AFM研究核酸-蛋白质相互作用来探讨DNA复制的人工调制。此外,中科院物理所的高鸿钧研究组、清华大学的薛其坤研究组、大连理工大学的潘石研究组、厦门大学的毛秉伟研究组以及复旦大学的蔡群研究组也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口头报告或者墙报形式作了精彩的展示。每位专家学者报告结束后,台上台下便展开一问一答的互动交流,会场讨论气氛自由而活跃。
扫描隧道显微学学术会议是由白春礼院士发起的全国性会议,每两年一届,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届。本次会议不仅展示了近两年来我国高校与科研机构在扫描探针显微术及其应用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还给与会者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相信在热烈的交流和讨论中碰撞出来的智慧火花,定将在未来扫描探针显微学领域的研究中绽放光芒。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