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新产业 >> 行业动态 >> 正文
“十一五”以来贵州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2010-10-14 来源:贵州省发改委网站
关键词:新材料 新能源 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

    一、基本情况

    “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贵州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部署,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全省从加快改革开放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入手,把加快改革开放作为体制机制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动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着重在政策发展环境营造、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方式创新等方面开展工作。贵州省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化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水平不断提升,逐渐发展成为贵州省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产业规模继续扩大,保持稳定增长。2009年,全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为273.9亿元和9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7%和13.7%,分别占GDP比重的7%和2.5%。2010年1-9月,预计全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220亿元,同比增长17%;工业销售产值200亿元,同比增长18%。“十一五”前四年,全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4.0%和14.2%,实现了较快发展。全省已构建起了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三大高技术产业体系,形成了以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精细化工技术等为主的高技术企业群体。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加快,2009年全省软件产业实现收入23亿元,电信服务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250亿元。
    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在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建设完成了一批有资源优势、有创新亮点、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项目和产品,有效提升了产业核心竞争力。生物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兴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高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涌现了中成药制造、通用飞机研制和生产、磷系新材料、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多晶硅材料、3G通信、数字电视、生物质能源、地热能源、物理化学电源、电信增值、动漫产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集聚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安顺市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市生物产业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毕节地区综合性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发展,起到了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作用。2009年,全省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53.7亿元,同比增长11.0%,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的36.0%。
    经济效益稳定增长,发展后劲继续增强。随着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高技术优势产业的不断发展,全省高技术产业总体效益稳步提高。2009年,全省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25. 7亿元,同比增长17.8%;实现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11.2%,高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11.5个百分点;完成投资21.2亿元,同比增长50.4%;新增固定资产投资9.9亿元,约与2008年持平;在建项目约200个,新开工项目68个,建成投产项目95个,进一步增强了全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后劲。
    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目前,全省已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2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5家、省级认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9家,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08家,覆盖了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化工冶金、轻工等重要领域,促进了技术自主开发能力、系统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为推动产业自主创新和优化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2009年,全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和科技活动产出指数分别比2008年提升2.7个百分点和8.4个百分点;3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8项重点新产品通过省级认定,92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3196件、1894件,同比分别增长8.6%、9.6%。
    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全省已经建成多层次、多内容的现代通信网络,光缆线路总长21.01万公里,交换机总容量3215.21万门,电话普及率51.17部/百人,互联网普及率28.9%,互联网出省带宽245.31Gb/S,基本实现“乡乡通宽带”、“村村通电话”。电子政务工程进展顺利,各地各部门建设了20余个规模较大的应用系统,在科技、教育、财政、税务、工商、农业、经贸、公安、交通、劳动和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国土、质监等方面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农业信息服务系统不断完善,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农经网等已普及到全省所有乡镇,在全省建立了2万多个远程教育点。全省一大批大、中型企业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实施了改造,能源、冶金、航空航天、电子、化工、烟草、机械、新材料和民族医药等行业的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传统服务业转型步伐加快,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及动漫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
    军民结合产业取得新进展。贵州省充分发挥国防军工企业的人才、技术优势,实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战略,优化配置军民创新资源,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全面推进军民结合产业的建设,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共性、关键性技术,形成了一批高技术产品,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了地方相关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军民双向转移、相互促进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特色。以011基地为主体,加快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依托正在开展前期研究工作的中型涡浆多用途飞机、与巴西合作的贵州阿莫特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轻型飞机、自主设计的民用无人机、飞机零部件转包、莲花轿车、天马轴承等项目,基本形成以通用飞机、民用无人机系统、航空零部件、专用车辆等为主导产品的航空与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集群。以061基地为主体,加快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依托从事塑胶、铝工业加工设备、铸锻、汽车零部件等行业的众多企业,基本形成以航天高技术、新能源、机电一体化装备、精密机械基础件等为主导产品的航天与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集群。以083基地为主体,加快贵州新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平台建设,力争尽早实现年产销手机1000万部、年产销电子元器件200亿只的目标,形成以通讯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和电子新材料为主导的信息高技术产业集群。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2月批准安顺市成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后,贵州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批准实施了《贵州省安顺市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和《贵州省安顺市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产业发展控制性详细规划》;二是制定出台了《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安顺市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三是建立了由省政府、省直有关部门、安顺市人民政府和贵航集团组成的航空产业基地规划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经信委;四是加快推进航空产业基地产业发展项目和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五是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和拓展建设资金来源。《中型涡桨多用途飞机立项论证报告》通过了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组织的专家评审,该项目已具备申报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内部立项,再联合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共同向工信部申报立项研发试制的条件。此外,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支持省级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的要求,省发改委批复了“毕节地区综合性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贵阳市生物产业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贵州省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进一步完善。一是加强领导,统筹高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为了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从政策、机制、产业配套等方面注意改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环境,成立了贵州省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贵州省中药现代化领导小组、贵州省知识经济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全省高技术产业及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并都得到了具体的落实。二是制定出台了《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例》。对完善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制度,规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活动,营造良好有序的投资创业环境,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是认真组织制定和实施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省发改委认真组织制定和实施了《贵州省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研究》、《贵州省磷化工高技术产业链发展规划研究》、《贵州省生物资源深加工高技术产业链发展规划研究》、《贵州省煤化工高技术产业链发展规划研究》、《贵州省磷化工高技术产业链发展专题规划》、《贵州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贵州省“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和《贵州省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研究》,《贵州省道地药材开发利用高技术产业链发展专项规划》、《贵州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贵州省“十二五”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贵州省“十二五”推进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启动了《FAST项目地方配套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四是认真做好信息沟通工作。每年编写完成了《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每季度编发一期《贵州高技术产业》工作动态,建立开通了“贵州高技术产业网”。

    二、存在问题

    贵州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目前尚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的阶段,产业结构完善升级任务艰巨,发展高技术产业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从宏观层面上看,科技投入不足。2008年全省科研和试验发展经费(R&D)投入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574%,仅比2007年提高0.074个百分点,远远低于“十一五”规划目标。二是从政府管理层面上看,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政策体系尚待完善,体制改革仍需深化,创新创业的投融资机制和发展环境亟待健全。三是从市场主体层面上看,企业创新能力弱、投入严重不足、产业和企业规模小、信息化水平低、缺乏核心技术等问题较突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抓紧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
    进一步完善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并加强相关政策的协调、衔接和落实,提高服务水平,形成政策合力。抓紧开展《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例》配套规章的立法工作,力争尽快出台《贵州省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认定办法》。加快制定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认真做好贵州省“十二五”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配套规划的编制工作。组织编制完成《贵州省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研究》、《贵州省道地药材开发利用高技术产业链发展专项规划》和《FAST项目贵州省配套建设专项规划》。
    (二)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一是认真组织实施贵州省“十二五”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做好产业和项目储备。二是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监测分析。三是完善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四是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能力。五是加快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三)积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工作步伐,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城市化,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按照国家和省的工作部署,启动“三网融合”和物联网试点示范,加快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和农村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建设,推进下一代互联网(IPV6)发展,支持云计算等新技术开发应用,大力培育信息服务产业。
    (四)加强技术创新,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
    根据贵州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整合现有的资源,组织大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积极推进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大科学工程、知识创新工程、产学研联合、重点实验室建设改造等产业创新能力和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核心技术,提高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高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促进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五)继续组织设施高技术产业化建设项目
    依托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公司,继续申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重大专项项目。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安排和要求,准备一批有特色、技术含量高、产业链较长、带动面宽、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好的项目,争取国家支持。推进高校、科研院所参与项目建设的工作,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鼓励已经完成省级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企业参加申报,同时进一步规范申报工作,提高项目的申报质量和水平,做好审查把关工作。
    抓好省级财政预算投资安排的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的前期工作和建设管理工作。一是争取省政府加大对科技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投入;二是抓紧申报国家支持设立创业投资基金的工作;三是建立项目储备制度,完善科学决策机制,规范建设管理程序,加强协调服务,针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兼有研究开发和建设任务的特点,组织实施好省级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四是按照投资体制改革要求,改革完善项目立项和可研审查、核准和备案以及项目执行过程的审理和监督机制,组织专家对所实施的项目进行中期和后期评估,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和效益情况,解决共性问题。
    (六)注重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实际工作中善于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探索有效方式,鼓励、引导和依靠中介组织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决策服务。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要积极发挥和依靠评估与咨询、投资项目评审等机构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多方位的信息咨询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在产业和产业技术的发展方面,要依靠有关行业协会和服务机构对有关重点行业的产业和技术发展动态进行跟踪分析、研究,建立有关产业布局和产业规模的预警机制,避免盲目决策上项目,引导企业理性投资,有效遏制重复建设。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