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金融危机使中国玻纤行业进入到发展低谷,2010年行业刚刚开始复苏,却又受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打击,包括欧盟等国家的在内的反倾销调查接踵而来。
近几年来,国内几家玻纤龙头公司追求外延式扩张,以增加自身规模降低成本,提高竞争优势,占有更高市场份额,却不太重视下游应用领域的开发,没有花更多精力去研究生产更多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用到的不同规格品种的产品(我国下游制品5000多种,国外有3万多种),产品同质化,附加值低,使得我国玻璃纤维制品对传统材料市场的替代进程一直慢于国外,也间接导致国内需求增长一直弱于国外。另一方面我国下游玻纤制品行业(以FRP为代表)集中度很分散,没有形成强势的龙头企业整合市场,引领深加工制品的发展。因此,在玻璃纤维产业链结构中我国和欧美发达国家形成了不同的产业格局,我国粗纱产业壮大,深加工制品行业弱小,国外正好相反。我们认为在我国对海外粗纱产业替代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会促使国内企业将视野转向附加值更高的深加工制品行业,积极开发新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产业链,增加利润点。此外,在节能减排概念逐步深入人心的当下,比模量比弹性更高的高分子纤维材料所具备的质轻高强抗腐蚀等特性无论是应用在交通还是建筑领域都是符合低碳环保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的,因此下游产业发展拉动玻纤需求的动因会比前十年更快更强。
玻纤主要用于建筑、交通运输、电子电气、风电、汽车、船舶等领域,其中前三个行业对玻纤需求分别占到玻纤总需求的31%、26%、15%,其它几个行业对玻纤的需求量也正在迅速提高。玻纤的下游行业中,传统领域如建筑、交通等行业的需求已经被国家基建投资拉动起来;新的应用领域中,如各种工程材料、环保材料等,也将随着汽车、新能源等行业而逐步复苏。
低碳经济将推动玻纤工业快速发展
玻纤和玻璃钢专家赵鸿汉曾指出,着重强调了玻纤工业的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紧密关系,结合讲话内容与我们搜集的材料,低碳经济与玻纤工业的关系如下。
1、单位强度能耗低,替代效应显著
玻纤吨能耗已降到0.8吨标准煤以下。从每立方米强度价格、每立方米强度能耗的水平看,玻纤仅有钢的40%,铝的10%。国外研究报告认为,未来10-20年,玻纤替代钢、铝、木材、PVC等传统材料,将导致全球玻纤行业产值从目前的80亿美元增长到400亿美元。
2、建筑及工业设施保温
08年消费结构中,建筑及基础设施占比27%,主要用于屋顶防水材料基材、外墙保温系统、公路与铁路路基等。在各类外墙保温系统中,几乎全部使用了玻璃纤维,如国外使用最广泛的聚苯乙烯、聚氨酯板,均必须使用玻璃纤维增强。玻璃棉则可直接用作墙体保温材料。“美国每年进口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约8 亿美元。进口量最大的三种产品是保温材料用非纺织玻璃纤维绒(batts)、玻璃纤维粗纱(含玻璃棉)及其制品和其他非纺织玻璃纤维保温材料,约占总进口的45%。”工业设施占比24%,主要用于各类储罐、管道和工业设施保温。在交流中,一家下游企业表示正准备投资建设一家玻纤保温材料厂,生产用于钢铁、水泥行业的保温材料。
3、降低交通工具重量,减少油耗
汽车和船舶占比25%,汽车和船舶使用玻纤可以降低重量,从而减少油耗。
4、风电叶片用量快速增长
风电占比约5%,09 年上升到10%,增长了一倍。
“十二五”规划及环保标准制定
玻纤行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从以发展池窑为中心,转移到完善池窑技术、发展玻纤制品加工业为主的方向上来,发挥现有池窑产能,淘汰、限制落后产能”。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不鼓励继续新上产能,将产能稳定在300 万吨;第二,大力发展玻纤深加工产业,推广玻纤应用;第三,以节能减排、环保标准,淘汰落后产能,限制小企业发展。
总体来看,经历此次反倾销的洗礼,行业产能扩张处于冰冻状态,国外产能、国内落后产能受到沉重打击。节能减排、下游产业向我国转移,保证了玻纤的长期需求增长。如果未来两年大工程超出预期,玻纤的反倾销是国外三巨头和国内三巨头斗争的必然,不能阻碍国内下游市场需求向好,这种将会为中国玻纤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