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各地的制造企业还在四处寻觅经济复苏的迹象时,中国本土的塑料企业似乎已经渐渐走出低谷了,这得归功于中国政府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方案。业内领先的多家塑料企业说,他们在国内市场的业务正在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有市场预测说,塑料行业将在今年下半年恢复两位数增长的总体水平。
但是,任何可能出现的复苏都可能是不平衡且脆弱的,因为制造企业产能过剩现象依然严重,而且中国的出口市场仍举步维艰,特别是广东省这样的制造中心。
然而,也有一些企业认为国内需求将保持强劲,特别是本地的建设、汽车和电子市场。
中国最大的复合生产商、总部位于广东广州的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球销售与市场副总裁WillisGuan说:“从我们的订单情况来看,可以说我们基本上已走出了萧条。”
但和其他同行一样,他也表示很难说这种好转是否长久,因为销售额仅在近1、2个月里开始回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而已。
中国最大的注塑机生产商宁波海天塑料机械集团说,从4月开始其国内销售已攀升至危机前的水平。
海天的一位管理者在NPE2009展会上告诉美国《塑料新闻》,中国政府出台的4万亿元人民币的刺激方案已帮助消费者恢复了信心,最终推动了订单的回升,但他也说道,由于更新了产品组合,海天可能比国内其他的制造企业的境况要好得多。
从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到经济回升的一些迹象。中国最大的塑料业贸易团体—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在6月曾预测说,今年下半年的行业增长将从年初的略高于9%增至10%以上。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称,塑料最终产品在今年前5个月的产量增长已超过7%,尽管同一时期的出口量衰退了12%。从更广范围来看,中国在二季度的GDP增幅已从一季度的6.1%增至7.9%。
从这一增长趋势中可以看出,中国企业正在摆脱对出口的依赖,更加侧重本国市场。
总部位于浙江宁波的海天集团的执行副总裁HelmarFranz说:“我们看到中国塑料加工行业发生了一些结构性变化,而我们的客户开始借国内市场来弥补出口的衰退,这推动了需求的增长。中国模塑企业能够快速地适应新环境。”
但对于一些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情况依然非常严峻。
香港模具协会副主席AlfredAu说,诸如手机和电子模具生产的出口领域业务已衰退了五成。他说,中国制造行业的产能明显过剩,对此香港实业家VictorLo也表示赞同,他在6月曾估计过,以出口为主的华南地区约有30-40%的产能是过剩的。
Au说:“这一地区大部分制造企业现在的产能利用率只有30-40%。”他认为这一变化是永久性的,中国制造企业曾经拥有的辉煌和繁荣将一去不复返了。
兼任香港英模科技公司总经理的Au说:“我认为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这并不是季节性衰退的问题。我们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中国挤出机生产商南京杰恩特机电有限公司称,复苏的迹象正在显现出来。目前该公司销售额约相当于危机前销售水平的80%,远远好于年初时的50%。
这家总部设在江苏南京的公司的总经理HuoQingxian说,但不清楚今后几个月情况是否将继续改善。他说公司业务仍没有完全好转,客户们还在不断要求大幅减价:“大家都在坐等…每个人都希望捂紧自己的钱袋。”
接受采访的部分公司透露他们正在展开投资。
广州金发打算在广东珠海新建一座生物塑料生产厂。香港复合生产商毅兴行有限公司准备在香港大埔建造一座小工厂,以利用香港和内地签署的更紧密经济合作协议赋予的关税优势。
毅兴行的董事AnthonyWong告诉美国《塑料新闻》,该公司在中国大陆的业务已回复至危机前的水平,而且仍在稳步增长,同时其出口业务也在显现出一些复苏迹象,尽管这一迹象还不是很明显。
不过他说道,总之,中国经济并不是孤立的,是否能全面好转还得取决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复苏情况:“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仍与全球经济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