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化工 >> 行业动态 >> 正文
国外三氯甲烷钻了国内氟里昂22的空子?
2009-8-3 来源:中国化工网
关键词:二氟一氯甲烷 三氯甲烷反倾销

    “二氟一氯甲烷(F22,也称氟里昂22)从加工贸易禁止目录中剔除,也就是重新打通了国外三氯甲烷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入国内,加工成F22再出口的途径。我们这些国内甲烷氯化物企业一致呼吁,基于维护国家的长远利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角度,国家应重新将F22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日前,山东东岳集团、江苏梅兰化工有限公司、昊华西南公司、巨化集团公司、山东金岭集团公司、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理文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致函本报,阐述了他们对商务部此次公告的意见。
    据了解,三氯甲烷是生产F22的主要原料。2003年国外企业对我国三氯甲烷实施倾销,极大地威胁了国内企业的生存。随后,应四川鸿鹤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申请,我国对国外企业三氯甲烷进行了反倾销调查,并于2004年11月30日作出终裁,对原产于欧盟、韩国、美国、印度的三氯甲烷实施反倾销措施。实施反倾销措施后,国内甲烷氯化物生产能力从当时的年产四五十万吨,发展到目前的119.9万吨,F22生产能力从2003年的17万吨发展到目前的53万吨。
    然而,在三氯甲烷反倾销政策实施后期,由于来料加工的比例不断上升,国外三氯甲烷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大量倾销国内。在国内甲烷氯化物企业的呼吁下,国家于2008年4月5日出台了《2008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将F22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
    据上述企业反映,2008年国内三氯甲烷产能为78万吨,而国内表观需求量为75.2万吨,其中F22的需求占85%以上,即63.9万吨。国内甲烷氯化物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不是无法满足国内对三氯甲烷的需求,而是产品销售困难。
    2008年底,国内三氯甲烷企业库存高涨,结转库存就达3.5万吨之多。2009年1~4月仍面临库存较高的困境。目前,甲烷氯化物已经是一个供大于求的市场,下游企业选择余地大,处于市场的主导优势地位。由于国内三氯甲烷供应量进一步扩大,三氯甲烷的价格从2008年下半年起进一步走低,到2009年上半年一直徘徊在2500~2600元/吨,同比下跌47.96%,而且产品过剩。
    对于当前国家调整政策、恢复了F22加工贸易的事实,这些企业认为,如此一来,国外三氯甲烷又将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大量进入中国市场,规避我国正在实施的三氯甲烷反倾销政策,重新造成国内甲烷氯化物产业的损害,弱化反倾销成果。这将压缩民族产业的生存空间,不利于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同时,企业表示,F22的另一重要原料是萤石,F22的低价出口将加剧我国这一战略氟资源的变相出口,不利于萤石资源的保护和氟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F22属氟里昂系列产品,加工贸易的口子一开,将加大今后F22削减淘汰的压力,不利于F22提前削减淘汰国家方案的实施。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苒儿)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