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化工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化工集团海外竞购陶氏益农公司
2009-7-3 来源:阿里巴巴
关键词:中石化 陶氏益农公司 收购

    就在中石化准备以7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的消息引起普遍的关注的时候,另一场并购也在进行当中,尽管后者的主角同样也是一家央企,涉及的金额也同样高达70亿美元,但是却显得安静许多。

    6月22日,有消息称,中国化工集团(以下简称“中国化工”)正在考虑100%竞购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的农业化工子公司陶氏益农公司(Dow AgroSciences LLC)。

    这已不是中国化工的第一次海外并购。

    作为中国最大的化工企业,中国化工由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蓝星”)、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等原中国化工部所属企业于2004年组建而成。从那时起,中国化工一直试图通过资本运作完成其在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产业领域的布局,将自己打造成堪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集团比肩的世界500强大集团。

    海外并购正是中国化工资本运作中最为倚重的一环。但与中海油、中铝等央企海外收购,遭遇重重阻力不同,中国化工在收购方面显示了惊人的幸运。这多半是因为,在欧美市场,由于化工产品远比石油、矿产等资源对国计民生影响要小,加之因污染严重而被称为“夕阳产业”,结果中国化工每次海外收购不仅总能如愿以偿,而且总能100%控股。

    于是,从2006年1月17日,以约40亿元人民币收购全球第二大蛋氨酸制造商法国安迪苏集团(Adisseo)以来,在过去的3年中,中国化工已经先后成功将澳大利亚最大的乙烯生产商及唯一的聚乙烯生产商凯诺斯(Qenos),全球知名的特种化学品公司蓝星有机硅国际等化工巨头纳入囊中。目前,其旗下最著名的子公司蓝星海外收入已经能占到总收入的50%。

    对于中国化工来说,如果此次收购再度得手,无疑将进一步增加其在全球化工市场的话语权和销售收入。来自陶氏益农网站的信息显示该公司是世界五大农药跨国公司之一,拥有种类丰富的农作物保护产品,包括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和熏蒸剂等,以及城市卫生用药。

    但是,这一次的难度恐怕要大于以往。即便是陶氏化学面临着收购罗门哈斯(Rohm & Haas)92亿美元过桥贷款到期及去年第四季度高达5.74亿美元的亏损。

    “我们设计了一个完整的计划,确保我们能控制自己的命运,而不是最终被迫进行大甩卖。”陶氏化学CEO Andrew Liveris 6月22日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印证了这一观点。中国化工一位高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双方曾有过接触,没有达成协议。

    据了解,2004年至2008年,虽然陶氏化学利润逐年下降,陶氏益农收入却从33亿美元递增至45.35亿美元,税前利润从5.86亿美元上升至7.61亿美元。陶氏化学一直希望在保有陶氏益农关键资产的前提下卖个好价钱,但这与中国化工一贯以100%控股收购的做法背道而驰。

    另外,中国化工这一次还需要面对全球著名的农业和种业公司美国孟山都(Monsanto)和瑞士先正达(Syngenta)这样的强大对手。孟山都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种子公司,约占全球种子市场23%左右的份额,先正达则位列第三,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苒儿)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