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聚丙烯工业呈现三大特点
投资主体多元化。
近几年,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使我国成为世界PP生产巨头争夺的焦点,为了填补高达30%的供需缺口,巴塞尔、BP、埃克森美孚分别在我国广东、上海、福建等地与国内企业合资建设了3套大型炼化一体化工程,配套建设的PP装置总产能达到89万吨/年,目前除福建炼化一体化工程外,其余已投产。
另外,港商、台商也加入聚丙烯的建设行列中。外资的加盟、港商和台商的涉足,打破了我国聚丙烯产业国有资本一统天下的格局,投资主体正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与以前小规模的一窝蜂投资方式明显不同,在新建PP装置中,无论是国有资本、民营资本还是外来资本,各投资主体都选择了规模化、技术化的投资策略,规模大多在30万吨/年以上。未来几年,中国石化PP产能将超过目前排名第一的巴塞尔公司,跃居世界榜首,中国石油也将跻身世界前5位,这将大大增强我国聚丙烯在未来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原料路线发生变化。
目前,我国PP装置原料丙烯主要来自乙烯装置副产和炼油厂。传统的丙烯生产路线已不能满足PP等下游产品需求增长的要求,其他丙烯生产技术,如烯烃转化工艺、烯烃易位工艺、甲醇制烯烃工艺、丙烷脱氢工艺已经或正在走向工业化,原料路线也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国内多家企业正在进行可行性论证,研究开发或引进丙烯新生产技术,建设丙烯新工艺装置,进而配套建设聚丙烯生产装置。其中,甲醇制烯烃(MTP)的新技术是目前的热点项目。这些丙烯新工艺路线的崛起,为我国聚丙烯原料路线朝着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形成多种原料路线并举、相互竞争的格局。
认清问题,加快发展
目前,我国PP工业的技术水平及生产能力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是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差,通用牌号树脂供应多,而高中档产品空缺严重。在高端市场和部分中端市场占据垄断地位的国外生产商凭借地域和低成本优势,将继续扩大对我国的出口。
我国聚丙烯装置通常与乙烯厂和炼油厂配套建设,中小装置居多,装置布局过于分散。北方装置生产的聚丙烯除部分商品就地加工编织制品外,其余产品南运,运输成本过高。珠三角市场基本饱和,长三角市场潜力有限。
为抢占先机,部分聚丙烯下游加工企业战略北移,但东北和西北市场距离“做强、做大”尚有距离。另外,由于新增产能过于集中,市场将重点消化扩能高峰期形成的产能,今后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聚丙烯行业重新洗牌不可避免,中小型装置逐步退出生产领域将成为必然结局。
今后我国聚丙烯行业发展应该从多方向努力。
第一,加快新型催化剂的研究开发。通过改进现有工业化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加强新型内外给电子体的研究开发,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性能。同时还应该加大茂金属催化剂和非茂金属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力度,并尽快实现产业化。
第二,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高档次品种牌号的生产比例。加快注塑级和纤维级聚丙烯产品的开发,特别是高结晶、高流动性、刚韧性能平衡好的新型抗冲共聚物和高乙烯含量无规共聚聚丙烯牌号等,满足国内汽车、包装以及建筑等行业快速增长的需求。努力开发BOPP热封膜及高速生产线专用树脂,加速三元共聚CPP树脂的开发。加强高透明PP产品的研究、生产和应用,开发PP洗衣机内桶和底座专用树脂、薄壁注塑制品专用树脂以及PP吹塑容器等市场急需的专用树脂。
第三,扩大国际出口贸易。目前世界聚丙烯市场的重心正在东移,中国近邻印度与中国一起将成为全球聚丙烯消费增长的原动力。近年来印度经济出现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这极大地刺激了消费的增长。印度还是亚洲巨大的汽车、各类器具和包装食品市场之一,加之印度正在大力改善基础设施,这一切都刺激了聚丙烯消费的强劲增长,届时还将有大量聚丙烯衍生物进口。我国可以利用地域优势辐射邻邦,以扩大国际出口贸易,化解国内的供需矛盾,使我国聚丙烯行业健康、稳步、快速发展。
第四,要加紧在建和扩建聚丙烯项目的实施,扩大产量,满足国内市场消费。另外,要加紧行业重组和企业间并购,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