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拟投资的全球最大M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脂)项目选址重庆长寿。因为地处三峡库区,这一项目自2007年签署合作协议至今,一直广受关注。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MDI市场需求下滑。近日有媒体报道,在环保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下,原计划2010年开工的重庆MDI项目,要重新考虑开工时间。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巴斯夫大中华区管理董事会董事长关志华,就这一项目的环境风险、跨国企业在华的环保“双重标准”以及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重庆MDI项目是否会给长江留下隐患?
记者:巴斯夫拟在重庆建设的年产40万吨MDI项目是目前唯一设在河流上游库区的此类项目,有分析人士认为,西南地区对MDI需求量不足全国需求量的5%,那么,巴斯夫是基于市场还是环境成本考虑选址重庆呢?会不会将环境成本转嫁到当地?
关志华:项目选址在三峡大坝的上游。实际上,这一项目经过了环保部门和重庆市政府慎重考虑和考察,选择了环境风险较小的区域。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巴斯夫开展了全面的环境尽职调查,达到或超过中国相关部门的要求,同时我们还与重庆市政府就项目开发保持着紧密联系。我们进行了多次的会议、公众调查和专家评审,向环境保护部进行说明,共同完善项目方案。
在我们采取的各种措施之中,保护水安全的一系列程序尤为突出,这些程序吸收了我们在其他地方运营了很多年、靠近敏感水源地的生产基地保护水源的措施和经验,如德国路德维希港的莱茵河、美国吉斯玛旁的密西西比河等。
我们将在计划中的重庆项目采用最现代化的技术,以保障水源安全,也会密切关注位于长江边这一特殊情况,以消除长江下游数百万居民对赖以生存的饮用水源风险的担忧。
有人说,这个项目选址重庆是为了降低成本。实际上,在重庆建厂,除了原材料成本基本不变之外,设备运输等方面的成本甚至有可能增加。至于环境成本,是工艺本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在沿海还是内地,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从某一方面说,在重庆环境风险防护方面的投入还要大于沿海地区,所以不存在所谓的环境成本转嫁的问题。
记者:由于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特殊性,这一项目万一出现意外情况,将会影响下游数以亿计的人口,巴斯夫对此有何考虑?
关志华:巴斯夫的各个项目除了在厂区设计方面避免污染之外,对于意外情况的处理,我们也有固定的紧急事故处理机制。
巴斯夫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美国吉斯玛、韩国丽水和中国上海都运行着世界级的MDI生产项目,这些项目都符合最严格的安全标准。计划中的重庆项目将充分利用巴斯夫数十年累积的经验,运用新技术,在安全环保方面进行控制。工厂不仅有相关设备的自动关闭装置,还设计了次级安全设施作为备用方案,以确保在事故发生时可以将影响相对降至最低。
实际上,重庆项目对可想象的风险管理都有相应的预案。我们还会在工艺上降低风险,在工程设计、管道设计和监控等各个方面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同时,还要加强对员工安全方面的培训,尤其是对事故的高发时段——岗位换班交接过程进行严格管理。
记者:在中国水污染地图展示的中国水污染现状中,化工行业是重要贡献者之一。如何减少化工生产对水的污染?您对中国水污染治理有什么建议?
关志华:要减少化工行业对水的污染,除了行业自身要提高环保技术水平、从源头减少污水排放之外,还要发挥园区优势。目前中国的化工园区数量增长较快,应动员老化工厂搬入园区,同时加强技术服务,建设环保工程,这些都可以大幅度减少化工污水排放量。
水污染地图从侧面显示出中国对水的预防性保护不足,中国的水环境保护仍处于被动治理阶段。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运用经济、行政和教育等多种手段共同推进,也要从执法、统计等方面加强管理。比如,从经济层面来说,中国是缺水国家,但水价偏低,这是造成用水资源浪费、不注重水处理和回用的原因之一。对此,除了提高水价之外,还要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在管理方面也应该进行相应改进。
巴斯夫在华是否实行环保双重标准?
记者:跨国企业在中国实行双重环保标准的问题一直受到关注,也有环保组织在去年指出,巴斯夫在中国的生产型企业没有像在国外一样,直接向公众公开其详细的污染物排放信息。这是否和巴斯夫致力于履行社会责任的战略相悖?
关志华:环保双重标准的问题提出已久。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各国污染物排放的标准不同。随着生产工艺和技术的进步,新建的工厂比老厂污染小,不同时期建设的不同项目不具有可比性。就巴斯夫来说,定期在全球报告中发布环保信息,所有数据都以同一标准在世界各地采集,并由第三方机构审计。同时,巴斯夫对生产企业的工艺、“三废”排放都按照同一要求设计,并有严格的执行细则,在全球和中国执行同样的环境标准。
巴斯夫在中国的所有企业,均将“三废”排放(包括排放物质、浓度)、能耗等数据提供给当地政府,通过政府系统向公众发布。同时,巴斯夫也会在企业网站上向公众发布相关数据。在德国,政府会对相关信息进行评估,决定哪些信息可以向公众公布,哪些只对部分利益相关者公布。比如,从公众立场出发的学习性了解,德国政府会提供相关信息,而对于行业竞争企业,则会拒绝相关询问。
巴斯夫目前在中国的做法是,由具体生产企业分别向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公开部分信息,进行有效沟通。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部门、企业员工、社区居民、医疗服务机构、工会组织、学校、消防以及供应商和客户等。
记者:最近巴斯夫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什么将中国作为第一个发布报告的地区?报告是因为来自中国政府或社区、公众的压力,还是企业自身的愿望?
关志华:这份报告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针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出一份报告,这对我们来说还是第一次。这是因为中国市场很重要,占我们销售额的近10%,是巴斯夫的全球第四大市场。必须指出的是,这次发布的报告是我们本地团队精心制作的中国模式的报告。从透明度和一致性的角度来说,这份报告和全球报告是一样的,但不是全球报告的中译本。发布这一份报告并不是因为某种压力,我们觉得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获益,而这也正是我们的初衷。
现在,中国对新建项目有了更为严格的环保要求,但是这不对我们构成压力。因为无论有没有这样的要求,我们都要达到标准,并且绝对会遵守当地政府的要求。比如,我们在南京的生产基地现在是处在扩建状态,目前我们在能源效率和废物处理方面是非常出色的。这是因为南京的一体化生产基地是高度集成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废热都是可以加以利用的。
记者: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份报告给出的还是排放量的总数,在未来是不是可以公布更多的细节数据? 关志华:我理解你的疑问,但是要了解详细的数据是个很复杂的事情,需要到每个工厂收集各种排放物的排放情况,这是一项巨大的工作,并且有时会涉及到信息披露和保密问题。但是,如果发现特殊情况,比如说重金属在某一年的排放量突然上升,我们会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现在主要是给出一些排放方面的总趋势。
履行社会责任怎样形成“雪球效应”?
记者:巴斯夫近年来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做了很大努力,您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关志华:巴斯夫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是:在自身做好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带动行业做好企业社会责任,最终推动整个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举个例子,2006年,巴斯夫在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首倡并发起“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通过这一平台向会员企业进行推广。
根据“1+3”项目模式,每个公司带动其供应链中三大业务合作伙伴,以“1家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会员企业+3家其供应链上的合作企业(如供应商+客户+物流服务供应商)”的理想模式,向他们传授企业社会责任的最佳实践与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从而将企业社会责任原理和经验带给国内企业。之后,合作伙伴致力于向自己的业务合作伙伴传递企业社会责任最佳实践模式,从而产生“雪球”效应。
2008年1月,“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被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当作最佳企业社会责任案例分享。迄今为止,在巴斯夫等企业的带动下,这一项目已经在国内60家企业中传播,巴斯夫新一轮“1+3”项目也即将启动。